四十年技術沉淀,蓄力待東風
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南中核熱鹽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稱“核工業七一六熱處理材料廠”)因鹽而生,為了替代航空工業進口熱處理用鹽,在老一輩熱鹽人的努力下,成功研發生產出品質穩定可靠、超越同類進口產品的國產鹽。
湘核熱鹽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中核集團新能源研究中心理事單位、中國熱處理協會會員單位、湖南熱處理協會副會長單位、光熱聯盟成員、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會員單位、航空工業定點生產單位,2021年被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評為“最具有潛力的熱處理介質生產企業”。
四十年來湘核熱鹽專注熔鹽、導熱油等傳熱/儲熱介質的研發、生產與技術服務,擁有全國領先的熔鹽在線凈化技術,形成了一系列技術能力,蓄力待東風。
“3060”雙碳目標,成勢迎東風
公司生產的硝酸鹽產品應用于熔鹽儲能領域,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熔鹽儲能既可以大規模集中應用于光熱發電儲能、新能源廢棄電力利用等領域,也可以分布式應用于智慧能源、清潔能源集中供熱等領域。
儲能行業是萬億級市場,熔鹽儲能領域也是千億級市場。2023年3月,國家能源局發布《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指出,要促進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充分發揮光熱發電在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的作用,力爭“十四五”期間每年新開工光熱發電項目300萬千瓦左右,目前國內獲批光熱項目29個,總熔鹽需求量60-80萬噸。隨著火電靈活性改造、清潔供熱等更多領域的應用,今后還有更多熔鹽需求。
湘核熱鹽根據發展形勢,立足“地礦延伸”產業,實現從資源到能源的戰略轉型,實施儲能熔鹽新材料項目,邁向分布式熔鹽儲能應用領域。通過項目建設,打造熔鹽供蒸汽示范工程,掌握熔鹽儲能系統集成技術和運行經驗,拓展熔鹽在分布式儲能、火電靈活性改造、石油化工傳熱儲熱等應用領域的市場,轉變現有生產運行模式,打造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主動迎接雙碳東風。
擴能項目落地,啟航借東風
2023年,湘核熱鹽搶抓行業發展機遇,在中核集團中南市場開發部的推介下,將儲能熔鹽新材料項目落地寧夏同心縣,布局產業發展的同時,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10月,湘核熱鹽與同心縣簽訂投資協議。
項目落地同心縣,通過土地價格優惠、稅收政策等節省投資3000余萬元,節省項目建設期半年以上,節省辦證時間一年以上。同時項目地位于寧夏中部,屬于國家新能源資源的腹地,靠近青海、山西、河北等原熔鹽材料供應方,又靠近內蒙古、甘肅、新疆等新能源市場需求方。
儲能熔鹽新材料項目占地面積約67畝,新建總建筑面積6237平方米,改造總建筑面積1464平方米,工藝設備70余臺套。將建設熔鹽混合生產線、熔鹽原料提純生產線、熔鹽供蒸汽示范工程,形成6萬噸/年的熔鹽生產能力。
該項目以自產熔鹽為依托,利用晚上的低谷電、棄風棄電等加熱熔鹽儲能,滿足廠區供暖、生產線用汽和鄰區工業蒸汽需要,打造低碳綠色工廠,達到行業領先的智能化綠色工廠水平。湘核熱鹽將借助雙碳東風,啟航跨越發展,為綠色低碳貢獻熱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