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瓜州縣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緊盯“工業主導型”定位,著力推動新能源擴規提質、全產業鏈上下協同、生態產業快速發展,全力打造“雙碳”先行示范區。
一是新能源基地建設規模持續壯大。搶抓國家打造河西走廊大型清潔能源基地、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開發政策機遇,推動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儲能項目發展,推進酒湖配套風光電、酒滬直流特高壓輸電通道等項目建設,打造綠電外送高地,健全新能源“發、輸、儲、用、產”一體化綜合產業體系。全縣共有華能、大唐、國電電力等中國五百強集團和協合風電、金風等民營風電開發企業33戶,建設風電場51個,安裝各類型風電機組5800余臺,占全市風電總裝機的70%,占全省總裝機的的50%。目前,已建成能源發電裝機1232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950萬千瓦,光伏裝機82萬千瓦,火電裝機200萬千瓦。在建能源發電裝機760萬千瓦,其中:火電400萬千瓦,風電260萬千瓦,光伏90萬千瓦,光熱10萬千瓦。
二是綠色發展結構逐步完善。堅持將綠色節能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首要方式,積極推進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以打造全國首個草原碳匯經濟試驗示范區為目標,落地實施草原碳匯項目,確定300萬畝草原面積用于碳匯資產認證,通過退化草原修復,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經過初步評估,未來40年內可共產生2400萬噸碳匯量同等抵消24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嚴格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相關要求,嚴把新建項目準入關,不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或申報核準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2021年至今已備案553個項目,做到“兩高”項目源頭嚴防、全過程嚴管。制定能源、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新能源消納空間換取新能源項目開發空間措施深入實施,寶豐硅材料開發有限公司多晶硅上下游協同項目、智匯格林現代煤化工和新能源耦合示范項目、聚得隆儲能綠色能源裝備產業集群項目等一批綠色高載能項目落地建設,有效助推了新能源綠電消納洼地、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設,綠電高載能工業與新能源項目開發互促發展的綠色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三是綠色城市建設成效顯著。牢固樹立城市綠色發展理念,嚴控城市建設生態紅線,不斷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城市綠色建設質量,努力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留給市民群眾。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282.14公頃、綠地覆蓋率達42.53%,公園綠地面積75.14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33平方米/人。2021-2023年,城市建成區共處理污水約727萬噸,回用再生水717.62萬噸,城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再生水利用率均達到100%。計劃總投資1.79億元,謀劃實施城市污水處理廠提升擴容改造項目,計劃提升改造達到生活污水處理規模1.6萬m3/d。利用市政管網改造項目,共改造老舊污水收集管網27KM,投資1500萬元建成城區排水防澇項目,新建城區雨水管道3390米,增設分類垃圾箱共計1080組,增配生活垃圾轉運車20余輛,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計劃投資1800萬元,增建70t/d城區生活垃圾填埋場1處。共計投資1.26億元,分年度實施老舊小區改造3474戶,31.65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任務達到71.01%。嚴格執行綠色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審查項目20個,新建綠色建筑占比達71.6%。全縣62家機關單位已成功創建節約型機關47家,創建目標達到75%。大力倡導清潔綠色交通,投資200萬元基本建成城市“智慧交通+”綜合管理平臺,增配12輛新能源公交車和11套新能源汽車充電樁??h城東入口林業生態建設項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項目、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水質提升及再生水循環利用項目等城鄉綠色生態項目的建設實施,有效提升了城市綠色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