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下的“剛需”,帶動多種儲能儲熱技術火熱出圈。其中,熔鹽儲能的爆發式增長尤為亮眼。
根據行業智庫CSPPLAZA數據,截至2021年底,國內光熱發電裝機規模約為590MW,約占全球光熱發電裝機總量6.69GW的9%。由于近兩年項目批復節奏明顯加快,截至今年年初,國內存量的規劃、簽約、招標、在建光熱發電項目高達4.5GW,集中在青海、甘肅、新疆等地。這意味著,目前光熱發電的發展空間是存量的近十倍起步。
作為光熱發電公認的“最佳拍檔”,熔鹽儲能亦受到市場的強烈關注。上述項目中,以熔鹽為傳熱儲熱介質的光熱發電項目占據了絕對的主流。目前公認的傳熱儲熱介質包括水、混凝土、導熱油以及熔鹽等,其中熔鹽因工作溫度高、傳熱性能好、安全性強、使用壽命長等優勢成為項目方的首選。這引得多家券商機構紛紛調高了相關公司的評級和預期。
盡管市場形勢良好,但多位行業資深人士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擔憂。一是光熱發電的上網電價傳導機制尚未形成,多能互補項目的打捆方式存在弊端。二是現有的熔鹽原料產能不能滿足項目規劃需求,亟須協同廠商和審批部門擴大產能規模。此外,部分人士表示,期待現有的政策能有效銜接推動熔鹽儲能的快速發展,例如園區中的熔鹽儲能不宜認定為大工業用戶收取費用。
光熱發電,曲折中發展
國內光熱發電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在近一年才駛入快車道。
作為我國最早的光熱項目,青海中控太陽能德令哈10MW塔式光熱電站于2013年7月成功并網,是亞洲首個投入商業運行的光熱項目、全球第六座實現商業化運營的塔式光熱電站。
2016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第一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包括9個塔式電站、7個槽式電站和4個菲涅爾電站,總裝機134.9萬千瓦,上網電價1.15元/千瓦時。但是,這批項目此后真正建成的只有不到一半。
和其他新能源技術一樣,經濟性是決定項目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據業內人士測算,新建光熱發電度電成本每千瓦時約為0.9~1元,遠高于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和2021年出臺的兩份文件明確,2021年以后新增的光熱發電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新核準的光熱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由當地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上網電價高于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的,基準價以內的部分由電網企業結算。
成本高昂的光熱發電,突然沒有了補貼,必須直面與煤電、風光項目的價格競爭,這使得產業鏈上的企業感到岌岌可危。曾經在光熱發電領域工作十余年的王洪國第一次感受到“冬天來了”。轉眼兩年過去,王洪國從光熱發電轉型到了熔鹽儲能賽道,成為山西沃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營銷技術總監,而過去看似要“被拋棄”的光熱發電也“爆發了”。
王洪國認為,這種出人意料的轉變,根本原因是與光伏、風力等發電形式相比,光熱發電自帶熔鹽儲能系統,輸出電力穩定,還能為電力系統提供靈活調節電源?!帮L光大基地”的規劃和建設,進一步凸顯了光熱發電自帶儲能等靈活性資源的稀缺。于是,為了鼓勵光熱發電,在缺乏光熱發電上網電價傳導機制的情況下,許多地方采用光伏、風電、光熱打捆的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方式,通過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利潤空間來彌補光熱發電的收益不足。例如,建設一座規模為100MW的光熱發電項目,可獲得600MW或900MW(光熱電站規模的6~9倍)的新能源配置指標。
盡管這種開發模式緩解了產業鏈的生存危機,但多位業界人士認為,阻礙光熱發電發展的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孫銳此前公開表示,一些項目投資方為了達到合理的投資收益,只能大幅削減光熱發電的投資,集熱系統的容量大幅度縮減,導致光熱發電機組的發電量和靈活調節功能大打折扣,喪失了長時儲能的技術優勢。他認為,應根據新能源基地的功能要求,合理配置光熱發電的各個系統,同時盡快解決上網電價的傳導機制問題。
瓶頸猶在:產能受限、技術攻關和推廣難題
與光熱發電深度綁定的熔鹽儲熱,隨著發電項目的加速釋放,共同受到市場的青睞。
目前,國內光熱發電的主流熔鹽是二元混合硝酸鹽,由60%硝酸鈉和40%硝酸鉀組成。根據CSPPLAZA統計的2021年底我國已并網發電的8個光熱電站材料用量推算,當儲能時長為10小時,線性菲涅爾式、槽式、塔式光熱電站對儲能熔鹽的需求量分別約為32萬噸/GW、73萬噸/GW、28萬噸/GW。
王洪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近期開展招標的九個光熱發電項目推算,熔鹽級硝酸鈉需求已經達到約15.2萬噸的需求總量,按照目前國內最大專業熔鹽級硝酸鈉制造商年產能力估算,從現在開始滿產不停歇,訂單已經排到2025年3月。同時,近期招標的九個光熱發電項目僅占到目前已開展的光熱發電項目五分之一左右,“十四五”期間熔鹽級硝酸鈉產能不足已經凸顯,或將成為掣肘光熱發電熔鹽儲能項目順利開展的最大因素。
不同于一般工業等級的硝酸鈉,熔鹽級硝酸鈉受制于超過550℃高溫使用的特性,對于核心產品影響腐蝕性的氯離子、鎂離子和亞硝酸根離子以及其他雜質含量標準要求較高。王洪國表示,由于熔鹽級硝酸鈉生產受環保、安全、排污等多重政策影響較大,產能擴建立項建設投運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亟須上下游化工產業鏈配套配合。他呼吁,更多的國內工業硝酸鈉制造企業加速產品研發提純能力,快速彌補產能缺口難題,避免因產能不足帶來熔鹽級硝酸鈉價格飛漲,給熔鹽儲能市場帶來新的成本增加風險。
國內主流熔鹽儲能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系統技術部經理楊義告訴第一財經,熔鹽的供給和價格波動是影響項目成本和進度的關鍵因素之一。經過公司前期的調研,對比國內硝酸鈉和硝酸鉀的供需關系,公司對于后者的擔憂更多。因為硝酸鉀的主要去向之一是化肥生產,因此幾乎每年3、4月價格都會出現一輪上漲。去年俄烏沖突致使全球鉀肥市場出現較大缺口,原料價格一度飆升,今年又降下來了。
“雖然很多化肥的硝酸鉀純度不高,但是經過兩到三度的提純也能達到光熱的需求,因此我們期待相關廠商能夠在熔鹽儲能市場逐漸培育起來時,同步轉型升級,穩定熔鹽級硝酸鉀的長期供給?!睏盍x說。
除了供給不足的隱憂,熔鹽儲能的技術方面仍然存在亟待攻克的難題。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部教授吳玉庭長期從事熔鹽傳熱儲熱的研發工作,他對第一財經表示,研發更低熔點、更寬液體溫域、低腐蝕性的熔鹽是學術界的研究重點。目前二元混合硝酸鹽的熔點約在220攝氏度,在系統中作為液體循環。但是這個熔點相對較高,在熔鹽循環過程中容易發生“凍管”,導致系統失效,低熔點熔鹽可以降低系統預熱能耗。目前北工大實驗室開發出來的低熔點熔鹽,熔點已經降到100攝氏度左右,未來還需進一步研發熔點更低的混合熔鹽。
今年5月7日,河南豫能控股所屬鶴壁豐鶴發電公司與華潤電力所屬潤電能源科技公司合作的熔鹽儲熱項目發生熔鹽高溫爆裂事故,造成1人死亡,13人受傷。隨后,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開展熔鹽儲熱等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安全排查的通知》,要求各省級電力管理部門、各派出機構要立即組織轄區內電力企業開展熔鹽儲熱等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安全排查工作,并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此事一度引發外界對于熔鹽儲能安全性的質疑,并影響到對其發展前景的預期。吳玉庭表示,該起事件實際上與相變儲熱有關,是區別于熔鹽儲熱的另一種儲熱技術,而且還有違規操作等因素,因此不能將其簡單認為是熔鹽儲熱不安全。如果混合熔鹽組分選用得當,是一種安全性很高的儲熱方式。不過,此事也給熔鹽配方的研發工作敲響了警鐘,降低成本的同時要兼顧其安全、穩定的特性。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除了光熱發電以外,熔鹽儲能還應用于火電高溫熔鹽改造、工業園區蒸汽需求等場景。但是推廣方面,缺乏與現有電價等機制的有效銜接。
以園區應用為例,熔鹽儲能的密度高、供熱品位高、供熱工況穩定可調、占地面積小,可滿足大規模高品位工業蒸汽供應、熱電聯產需求以及大規模工業園區清潔用能。但在發展初期,電網一般將熔鹽儲能認定為大工業用電的用戶,收取流量費、電費、過網費等。多家受訪企業認為,熔鹽儲能實際上是低谷時期充電、高峰時期放電(供熱)的曲線,而當前這種認定和收費方式帶來了較大的經濟壓力,希望有關部門和企業能夠予以協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