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國新聞網》刊發《柴達木盆地“風光無限好”新能源供給體系正在形成》,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分公司助力當地生態環境改善、綠色低碳價值創造。文章表示,中國首個商業化太陽能光熱示范電站——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光熱示范電站,截至目前,已創造了230天連續穩定運行的歷史紀錄。今年第一季度電站發電量較去年同期提升了300多萬度,天然氣使用量減少了50多萬方。
航拍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光熱示范電站。趙凜松攝
具體報道如下:
春風拂過廣袤的柴達木盆地,茫茫戈壁荒漠飛沙走石。昆侖山下,幅員遼闊的土地上隨風旋轉的大風機、高聳入云的吸熱塔、深藍色的光伏“海洋”正在“追風逐日”。
經統計,地處柴達木盆地的海西州可開發太陽能、風力發電的未利用土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年日照小時數在3500小時以上,年太陽能總輻射量達到每平方米6618.3至7356.9兆焦之間,僅次于西藏,位居中國第二;年均風速3米/秒以上,年平均風功率密度每平方米50至100瓦,年風能可用時間3500至5000小時,是中國發展風電產業最理想的區域之一。
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光伏(光熱)產業園區,中國首個商業化太陽能光熱示范電站——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光熱示范電站,占地面積2.46平方公里,相當于360多個標準足球場的土地上,50MW光熱項目一排排巨大的槽式集熱器,隨時跟蹤太陽轉動,并把熱量源源不斷地收集起來。
“該電站由太陽島、熱傳及蒸汽發生系統、儲熱島、發電島四大部分組成。采用槽式導熱油集熱技術路線,配套9小時熔融鹽儲熱,可實現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中廣核德令哈太陽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一丁說,截至目前,該電站已創造了230天連續穩定運行的歷史紀錄。今年第一季度電站發電量較去年同期提升了300多萬度,天然氣使用量減少了50多萬方。
劉一丁介紹,目前在建的中廣核德令哈2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在2024年底建成后,年發電量為36億度,相當于115萬戶居民一年的用電量。該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1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0萬噸,對于地區生態環境改善、綠色低碳價值創造,具有顯著效益。
注:轉自中國新聞網,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