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從來只有海市蜃樓般的虛假繁榮,而在上海電氣建設者的手中,卻有萬丈高塔平地起豪邁。從渺無人煙到熱氣騰騰,迪拜工程就是奇跡的見證者。
上海電氣迪拜項目部
相比火電等其他海外項目,迪拜項目部的人數創上海電氣電站工程歷史之最——目前共有130多名工程人員長期駐守現場。不過,相比44平方公里的項目現場,用工程人員自己的話說,好比芝麻撒在足球場上,根本看不見。
迪拜是個國際化大都市,生活成本很高。為了能關心好海外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最大程度節省成本,上海電氣在離現場60公里的住宅區配置了公寓——上海電氣迪拜家園。
這是一幢普通的5層小樓,造型呈L型,配置了兩臺電梯,宿舍、餐廳、健身房等生活設施齊全。
宿舍門口貼有員工的名字,大廳前臺有專業保安把門,電梯間的墻上,滾動播放上海電氣形象宣傳片,周邊還有便利店。
這里離項目現場有1個多小時車程,員工每天上下班通過通勤巴士接送,冬季的作息時間是7:00至17:30,夏季延長至18:00下班。
走進迪拜項目部,這里看不出與國內項目部有什么不同。醒目的上海電氣LOGO,“三步走”戰略目標貼在公共區域。進門處有一個“網紅”大沙盤模型,使整個項目一目了然。墻邊上的屏幕上滾動播放上海電氣形象宣傳片。
辦公格局與上海電氣大多數企業一致,大門左右兩邊都是開放式辦公室,員工穿統一的工作服,外籍員工也不例外。這里的外籍員工數量很多,有十多個國籍的人。大家都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一片忙碌的景象。這里是真正的國際化辦公,而且中方人員都特年輕,整個項目部平均年齡約35歲,中外員工溝通起來毫無障礙。
與眾不同之處是,項目部把會議室都命名為工程公司今年來做過的典型總承包項目。比如:巴林基安會議室、公主港會議室、永新會議室、陽西會議室等。
迪拜光熱項目施工現場
每個到項目部的訪客,如果要進入工地,一律都要進行安全培訓,并穿戴整齊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主要有安全帽、“踢不爛”鞋子、發亮的背心、防護鏡、圍脖等。這些都是品牌商品,質量很不錯。
44平方公里的項目現場,相當于6000多個足球場這么大。如果步行,肯定是走不完的,必須開車進入現場。整個工地是一派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工地上車來車往,目前約有600多輛工程車同時作業。沙塵暴時,前面如果有車輛開過,滿眼都是細沙飛揚,能見度很低,仿佛一秒穿越到了《碟中碟4》電影沙塵暴場景中。
在風的加持下,這里的沙子無孔不入。盡管按要求,把褲子塞進鞋子里,能防止沙地里的毒蛇和蜥蜴,但防不了沙子進入襪子、還有耳朵里。有訪客形容,戴上安全帽就感覺頭重重的,有乘飛機暈暈的感覺,現場工程人員的辛苦可見一斑。
在標志性建筑——集熱塔處的工地上,道路設置是人車分流的,大型工程車轉彎有安全員指揮。每天開工前,所有人員都要開個簡單的例會,布置當天的工作和安全提醒,只有得到上海電氣安全人員的許可,才能開工作業。本著安全事故零容忍的原則,現場每個安全細節都考慮周全。這里是核心施工區域,一輛醫療救護車,24小時待命。
聯合國設備大聚會
迪拜超級工程,總造價44億美金,整個項目是各國聯合作戰。作為總包方的上海電氣,上對業主負責,下與分包方協作,是超級工程核心中的核心。
業主方項目公司匯集了光熱項目領域的各國人才,也會聘請各類專業的咨詢公司,這些世界一流的咨詢公司都有國際知名專家領銜。迪拜項目的每一步進展都要經過這些專家團隊的層層驗證,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
分包方主要來自中國、德國、美國和西班牙等十多個國家。目前,土建工作還是重中之重,來自世界各國的土方車,仿佛是一個個鋼鐵巨人,穿梭在工地上,所到之處沙塵飛揚。
在平整完成的沙土地上,有兩個鏡子組裝工廠已經完工,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將來所有的塔式定日鏡和槽式拋物鏡,將會在這里組裝后運到現場安裝調試。
這些鏡子摸上去很薄,但非常堅固,背面敲上去像是金屬材質,來自比利時和西班牙。工廠里還有機械手臂流水線,屆時每天會按計劃組裝產品,滿足現場進度需要。
施工中的熔鹽倉庫,分四期有26個倉庫,可以儲存十余萬噸熔鹽。目前,每天都有原料運進工地。迪拜項目主要分為“一塔三槽”以及后續的光伏項目。一塔就是標志性建筑太陽能集熱塔,三槽即工程人員口中的PT1、PT2和PT3,三個槽式集熱器項目。
目前,項目每個點的進度條都在不斷刷新中??梢哉f,這里是“一帶一路”沿線上最和諧、最美的風景線。
點擊下方觀看項目簡介
上海電氣總包的迪拜700MW光熱和250MW光伏太陽能電站項目,是由迪拜水電局在馬科圖姆太陽能公園開發的第四期太陽能光熱獨立電廠項目,總工期四年,外加三年性能提升期。
項目光熱部分共700MW,由100MW塔式和三臺200MW槽式光熱機組組成。光伏250MW分散在各廠區閑余位置,實現場地應用最大化。
作為全球裝機規模最大、技術標準最高、投資金額最高的光熱光伏新能源項目,迪拜光熱項目自2018年12月正式開工以來,一年間,經受了惡劣天氣、高技術標準、國際采購等各方面的層層考驗,目前項目已進入建設高峰期。
44平方公里的項目現場,從原來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茫茫沙漠,到集熱塔、首批槽式集熱器等標志性建筑、設備相繼崛起,彰顯了上海電氣工程人員的拼搏精神,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他們付出的不僅是汗水,更多的是智慧,并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中國形象。
注:文章轉載自上海電氣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