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啟動以來,公司上下迅速行動,積極探索實踐,各項工作按計劃進行,重點任務有序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正不斷展示出惠及各方的價值作用,推動了電網功能、業務、管理全面升級,實現了客戶參與度、滿意度、獲得感的持續提升,同時在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能源低碳轉型,促進產業鏈現代化,廣泛連接內外部、上下游資源和需求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助力治理能力現代化
10月12日,一份由國網天津電力提供的“電力數據看經濟”前三季度分析報告擺在了天津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的案頭。這份“電力數據看經濟”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天津市全社會用電量實現穩步增長,其中,第三產業增長最為明顯,達到6.14%,天津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增長率為3.69%,明顯高于制造業平均水平。
利用用電數據這個“晴雨表”,國網天津電力推出產業用能分析、園區活躍度分析等能源電力大數據應用,每月定期提供的“電力數據看經濟”分析報告,已經成為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的定制化產品。產業、行業及大用戶用電量變化,為研判經濟發展整體態勢、服務天津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能源電力數據支撐,為宏觀政策執行情況提供了監測手段,為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
大數據是現代企業的核心戰略資源。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深入推進,電力大數據共享給政府部門、用電用戶和社會各界,發揮出前所未有的價值作用。
國家治理現代化,正因電力大數據的共享服務得到助力。在河南,建設大數據中心也被納入了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任務清單,其目的十分清晰——挖掘電力大數據“富礦”的價值,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國網河南電力已建成配網大饋線停電識別、項目建設進度、市縣經營評價、業擴報裝監測分析等8類應用場景,為政府提供政策決策依據。
今年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啟動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層面基于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和數據模型,開展了數據接入轉換和整合貫通,打破專業壁壘,打造數據中臺,統一數據調用和服務接口標準……一項項重要工作漸次開展,目標只有一個——實現“數據一個源”。數據的整合、貫通、統一,為國家電網公司打造數據共享服務提供了基礎。
電力大數據的另一個應用方向,則是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在上海浦東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內,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來自95598供電服務熱線和社會渠道的全工單監測等數據,當日最高用電負荷、搶修資源配備、配網運行情況一目了然。
“只有將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有效利用起來,才能產生價值。”如何發揮這些數據的最大價值是浦東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主任沈浩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浦東供電公司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強化區域政企協作,打造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智慧城市能源云平臺項目,并與浦東新區政府共同推進項目實施,真正讓數據“活起來”“更有價值起來”。
推動能源低碳轉型
寧夏地處我國西部地區,新能源資源十分豐富,泛在電力物聯網推動能源低碳清潔發展的實踐正在那里由“圖紙”變為現實。
國網新能源云作為助推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新能源大數據服務平臺,是“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在新能源領域落地的重要舉措,將在引導新能源規劃布局,促進新能源科學開發、有序并網和高效消納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其中,國網寧夏電力作為首家試點單位,認真落實公司新能源云開發總體部署,目前電網服務、消納計算等4個核心模塊已實現試點應用。操作人員每點擊一個新能源項目圖標,該項目的發電量、業務辦理等所有信息都能顯示出來,截至目前,寧夏回族自治區已經有355個新能源集中式項目、3502個分布式項目信息錄入到“新能源云”平臺上。
作為全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寧夏正在破除專業數據壁壘,打造省級新能源云及服務生態體系,一方面通過匯聚全區新能源整體運行、消納等信息,對新能源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預測的三態數據進行全面整合,為新能源整體布局、規劃管理等提供決策參考;另一方面新能源企業也可以通過手機APP查看到自己企業的項目信息、電網對外公開的數據及相關政策等,真正形成新能源服務生態體系。
將來,不管是新能源項目接入、并網、交易的全過程辦理,還是發電出力、利用測算、消納計算的全環節在線監測分析,凡是涉及新能源的海量數據都會融合到“新能源云”上,共享使用。
正在建設當中的泛在電力物聯網,一方面推動清潔能源發電全息感知、智能分析、精準預測,提高清潔能源與電網協同規劃、靈活調度、市場交易能力,有力支撐各類清潔能源接入,提升清潔能源消納水平,促進清潔能源科學發展;另一方面,也深化物聯網技術與能源服務技術融合應用,推動各類用能設施高效便捷接入、狀態全面感知、智慧互動,促進居民生活、交通、商業等領域再電氣化。
提升電網運營質效
抗擊臺風“利奇馬”,今年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員工手中多了一份“利器”。泛在電力物聯網相關新技術的應用,在此次防御臺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8月10日7時53分,浙江紹興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濱海新城智慧線路監控平臺發出主動告警提示:“濱海新城智慧線路片區500千伏古舜線55號塔下方出現塑料薄膜大面積松動。”接到告警后,紹興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員工立即趕往現場緊急處理。
客戶尚未報修,搶修工單便自動派發給搶修人員……這樣快速和高效的“精準主動搶修”正是建立在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基礎之上的。由于智能電表可以上報停復電事件及運行信息,因此實現了故障范圍的自動判定,這使得客戶報修之前,系統就自動生成了主動搶修工單,極大提高了故障搶修效率。
類似的變化不僅出現在電網搶修領域,在企業經營績效領域也十分明顯。
線損率是電網企業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何使用數字技術降低各個環節的線損率,是國家電網公司一直關注的問題,也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重要內容。
傳統的線損管理以人工統計為主,難以及時有效診斷高損、竊電等問題。自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啟動以來,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同期線損管理系統,實現了供、售電量和線損率同步在線自動計算,降低了各個環節的線損率,提升了電網運行的質效。
不久前,重慶秀山縣供電公司一名普通班組長協助不法分子竊電,被同期線損管理系統靈敏監測,快速破案。同期線損管理系統,在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背景下,真實記錄并關聯了分析數據,推動深層次管理變革,最終實現降本增效。
從管理線損,到算好電網各領域經濟賬,泛在電力物聯網延伸技術正發揮出更大作用。
客戶用能方式更加方便便捷
“人民電業為人民”是國家電網公司的企業宗旨。圍繞人民用電、用能需求,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是國家電網公司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今年4月起,浙江的用電客戶只需打開手機,點開一款名為“網上國網”的APP,填寫身份信息,即可一鍵辦理買車、買樁、安樁、接電等多類業務。客戶還可以通過APP實時查看當前狀態,通過電子簽名、簽章功能,就能成用電業務全過程線上辦理。這些業務辦理“一次都不跑”,極大提升了客戶的良好體驗。
這樣的改變,出現在“網上國網”APP于浙江全省率先推廣之后。時至8月,國網山東、上海、江蘇、湖南電力等單位開始緊隨其后,首批推廣使用。
一次都不跑,對于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效果十分明顯。
福建省福州市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用電經辦人林劍對申請高壓用電報裝業務“一趟不用跑”贊不絕口:“我在掌上電力APP上下單,20分鐘就被受理了,福州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來現場收取審核資料,營業廳一趟也不用跑,真是太方便了!”
林劍享受到的便捷服務得益于國家電網公司借助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
今年上半年,國網北京、上海電力推廣電子《供用電合同》,進一步壓減辦電環節至2個;國家電網公司深化移動作業終端應用,推廣典型設計、標準物料和雙客戶經理制,小微企業平均接電時間控制在15天內;19家省公司促請省級政府出臺了簡化涉電行政審批的支持政策;天津、重慶、新疆等地實現小微企業外部工程免行政審批;國網山東、浙江、福建電力等單位推動政企信息互聯互通,自動獲取客戶辦電所需證照信息……
與此同時,國家電網公司加快了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兩年行動計劃落地,高、低壓客戶辦電環節分別壓減至4個、3個及以內,平均辦電時間壓縮至50天、15天以內,客戶滿意度持續提升。
產業鏈現代化加速轉型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是一項開放、復雜、宏大的社會工程,需要社會各方的廣泛參與,共同構建創新生態。
泛在電力物聯網促進了上下游企業之間供需精準對接和優勢互補,高質量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培育了新業務、新模式,為上下游企業創造更大發展機遇、挖掘更廣闊市場空間。國網福建電力與各市政府簽署獨具地方特色的戰略合作協議,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共建能源生態圈,與政府、能源客戶、供應商等相關方形成“利益共同體”;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打造“e約車”智慧出行平臺,打造集出行服務、車輛管理于一體的智慧出行平臺;國網電商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推出“雙百億”普惠金融工程和全線上、純信用、低成本的“電e貸”產品,預計全年面向中小微企業授信200億元,依托電費業務場景優勢,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
公司與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華北電力大學等高校共建聯合研究機構,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高端人才培養;與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中聯通等22家互聯網企業和有關央企進行35次交流座談,借鑒外部經驗做法,共商合作共贏大計,促進新興產業孵化運營機制的建立。
當前,公司正在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各項建設任務,建設成效價值正在顯現。公司堅持“開門搞建設”的原則,將進一步加強與能源電力企業、互聯網企業、裝備制造企業、金融機構、科研、高校等單位的合作,廣泛吸納和應用業界先進成果,與社會各界攜手努力,共同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