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國內電力體制改革在持續推進中,但一些改革的實操者、決策者以及一些電力行業的利益相關者對電改心態復雜。
第二輪電改時,正好面臨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面臨著比較復雜的局面。當宏觀環境面臨更多風險因素的時候,各項政策的著力點更多是放在宏觀經濟形勢的穩定上,這就不可避免對電力行業帶來影響。“三去一降一補”中明確提出對重點行業降成本、降電價,用來支撐宏觀經濟穩定和增長。今年將現行標桿上網電價機制改為“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機制,允許圍繞基準電價上幅下幅,但未來幾年不允許上浮。政府工作報告已經連續兩年要求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10%,雖然沒有明確第三年連續降10%,但是非市場化電價政策的調整給了電價還要降的預期。
電力市場與其他商品市場相比,最大特點是電力市場是各類產品市場中比較少有的需要設計的市場,而且它本身就具備技術性,復雜程度高。不過,在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力市場改革方面還有待更大的突破,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缺乏跟蹤電力市場理論的高質量研究。
世界電力市場化浪潮可以追隨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在這個時候把邊際成本定價引入到電力市場,當然其理念還可追溯到60到70年代,現貨市場定價理論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基本上就成型;更重要的是,還出現了適應競爭的電力市場組織結構理論。歐洲的電改先鋒英國則是在自由主義背景的私有化浪潮下,構建起私有化企業在重組的市場結構下,在政府規制下實現競爭的理論,當然這些理論并不僅限于電力行業。所有這些理論的鋪墊為90年代之后市場化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和方案基礎。
中國電改借鑒了國外的經驗,這是必要的,也是必經的。電力市場的復雜性決定了我們真正理解市場、競爭、規制等等這些最基本的經濟學思想時,存在障礙。在沒有理解市場模式與制度背景如何相互影響時,借鑒經驗也很難幫助建立起有效的電力市場。這是中國電力市場理論研究一個極大的缺陷。目前我們對中國電力市場改革起點、位置、方向與路徑的認識還不夠,也存在不少爭議。
我們知道起點以及我們位置之后才好判斷方向和路徑,認清了中國傳統電力市場才可以有電力市場改革。
“用了太多的資源來實現經濟增長”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電力短缺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其實在1979年,時任電力工業部部長劉瀾波在《人民日報》上發了一篇文章,確立了電力行業發展基本方針,即電力要先行。這也就意味著,改革開放伊始,電力行業就基本上確立了今后發展的大趨勢。
2002年,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出現了歷史上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電力體制改革5號文的出臺。電力增速在2002年后開始出現陡升,裝機容量也出現了明顯的增速,且快于發電量的增速。電力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2010年前后發生反轉,之前電力投資主要解決中國電力行業作為瓶頸的問題,但之后電力行業就面臨著如何進一步發展,而如何支撐更高層次的經濟和社會目標的問題。
我國電力市場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和國際相比,還是有差異。中國的發電量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GDP全球占比為15%。從發達國家來看,美國發電量全球占比最高的時候是在八十年代,曾超過四分之一,現在接近15%,但其GDP全球占比一直是25%-30%。英國也是如此,其GDP全球的占比也明顯高于發電量在全球的占比。反過來看,我國用占世界25%還多的發電量支撐了世界GDP的15%時候,我們似乎不值得自豪。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符合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用電量的全球占比高于GDP全球占比的特征。但是我們來看下巴西,巴西的發電量和GDP兩者全球占比基本一致,這就說明了用電量占比跟GDP占比的系統性的偏差即使是在發展中國家也不一定是相同的。而且即便與其他國家相比,10個點的偏差可能有點大。總而言之,當我們看自己的發展成就的時候確實引以為傲,但是當對標的時候就會發現沒有太多讓我們感到自豪的理由,因為我們用了太多的資源來實現所謂的經濟增長。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反映在電力行業上,就是我們必須要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
中國純容量市場的利弊
電力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的行業。電力行業主要任務是支撐國民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央層面對電力行業的基礎定位。一開始確定了這個定位之后,我們的主要方向就是促進投資、增加容量。
中國傳統電力市場模式實際上是圍繞著“充足性(Adequacy)”來構建的。這個充足性的問題在國外電力市場改革也有,但是一開始并不是突出的問題,進入21世紀,電力市場框架基本上成熟之后,國外發現原有競爭性電力市場的設計尚無法有效引導電力投資,國外的理論研究者便開始討論如何在原有的競爭市場框架下進一步完成設計來解決容量平衡的問題。國外電力市場邏輯是,一開始引入現貨市場,解決生產效率、配置效率的問題,但動態效率(投資效率)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所以遇到了一些問題。但中國不一樣,中國一開始就是圍繞著充足性來建立的,也就是注重投資效率,但是忽略了生產效率和配置效率,沒有把這個市場的作用考慮在內。
電力市場模式的理論模型有三個:純電量市場,備用+電量市場,電量(備用)+容量市場。但是中國電力市場的模式是跳出這三個模型的,現有國外的電力市場理論解釋不了中國的情況。就像美國的理論一定是基于美國的現實問題,歐洲的理論基于歐洲的現實問題,人家沒考慮中國。
中國的傳統體制是計劃體制,但是如果把市場看為一般性的概念,可以把中國傳統的電力發展模式定義為純容量市場模式。我們政策重心都是推進供給曲線的移動,但可能會出現過剩的問題。純容量市場在推進的時候,我國電力市場出現了過剩的情況。1980-2018,裝機年均增速9.52%,比之前GDP增速是略低一點,1980年-2005年裝機年均增速為8.59%,低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1.24個百分點,但是2006-2018年裝機年均增速達到9.73%,高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1.13個百分點。
中國純容量市場的特點是,由政府確定的容量需求,本質上這是一種基于數量的充足性保障機制,并不是像國外確定的一個容量目標,組織一個市場然后通過拍賣進行,中國是通過計劃定價和電量分配。這樣的好處是,人為縮減了自然狀態的數量,最大程度消除了風險,這個投資風險對于投資者來說是最大的激勵,可以使國民經濟其他行業穩定地獲得要素投入。政府定價不僅僅是為電力行業的發展,兼顧了電力行業與國民經濟之間的關系。
中國純容量市場中,數量激勵的可能沒有辦法確定一個最優的水平,也就是說這個容量埋下一個過剩的可能。如果考慮多種技術,這種純容量市場的激勵過可能會促使投資者在不同的電源基礎上作出一些偏向性的技術選擇。偏向性技術選擇會犧牲系統運行效率以及可靠性。比如中國電力行業這幾年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增長凸顯了系統靈活性低的問題,火電機組(且以大型火電機組為主)正在進行大火電機組深度調峰的技術改造。在我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很好的技術進步的方向,是低效的偏向性技術變化。
純容量市場容量目標的設定方式是管制電價以及計劃電量,因此需要設定政府的行為方式。政府取代了短期電量市場,這就需要刻畫政府管制的定價特征,還有平均主義的電量分配。
我們通過建模分析發現,純容量市場下會出現有力的投資激勵,可以理解為一種體制優勢,投資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的瓶頸問題,而且純容量機制顯然不會產生“Missing Money(貨幣失蹤)”。但這也存在問題,政府的監管可能使容量短缺價值偏離實際價值,電力行業的波動將出現“過調”效應。當經濟形勢向好,預期與實際一致,極易產生過剩;當經濟形勢走弱時,預期與價值實際偏離,電力行業受到的沖擊將成為突出問題(技術特性決定了需要備用和容量)。
利潤盈虧對市場主體、對技術選擇、對現貨市場設計來說具有長周期波動特征。承受盈虧長周期的波動往往只能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投機性可能會更強(尤其是一個成熟的成本回收機制不清的背景下)。純容量機制會扭曲電源結構,導致系統靈活性和可靠性下降;現貨市場選擇容易走“極端”,沒有正確地理解如何“放開計劃電量”。向利潤短期周期波動的急劇轉變,將面臨大風險。現在建現貨市場的方式實際面臨較大的風險,正在走向一個削足適履的方向。
照搬成功經驗or走中國特色?
9號文所開啟的市場建設路線到底能不能建設一個符合中國實情的市場?目前看來還需要漫長的努力。
我國這一輪電改的指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國外經驗,但對國外經驗的分析和適用性卻比較缺乏。我們不應該排斥國際經驗,但不能把國際經驗拿過來就用,然后再努力打補丁。如果把包括中國和國外各種市場模式描繪在一條抽象的線段上,那么中國和外國是位于兩個端點上的。市場化改革的目標都是要提高效率,但改革政策的方向卻可能是卻是截然不同的。現在中國的起點,尤其是現貨試點的改革,有點像把我們放在了外國的起點上,然后再走外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歷程。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中國是純容量市場,而國外是純電力市場,我們歷史路徑不一樣。不理解這一點,經驗的選擇便容易產生誤導,而且已經在誤導了。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按照國外市場模式來改,相當于放棄自身的優勢。現有的市場改革,很難沿著外國的改革路徑走下去,最后必然脫離不開計劃的直接干預。這種趨勢將會越來越清晰。
我們的計劃電量是必須要放開和改革的,然而對國際經驗的理解不足,可能會使得我們盲目地選擇了一條錯誤的放開辦法。放開計劃電量是要改變容量確定的方式,并不是要政府不管充足性問題。當然,“充足性”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可能并不是一個突出問題,我們強調“充足性”不僅僅是要保障量,而是在保障充足性的方式。這種方式對于現貨市場設計和改革的推進過程,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如果我們忽視了量以及保障量的機制,相當于我們是在自廢武功,且強制走一條國外的道路。
我們到底是要自廢武功照搬某種成功經驗的市場模式,還是要將中國特色的制度背景與一般性的電力市場規律結合,才是決定中國電改成功與否的關鍵。
目前來看,我們需要反思。重要的是,中國是有適宜的路線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