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能源問題和缺電困境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長期未能解決的難題。“中國方案”結合非洲資源稟賦與發展實際,創新提出“電-礦-冶-工-貿”聯動發展模式,采用中國特高壓技術,將剛果河水電送至西非,支撐幾內亞等國鋁和鋼鐵產業升級,將有效解決非洲大型項目資金、技術、市場等難題。
10月16日,記者從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獲悉,11月4-7日,2019全球能源互聯網暨中-非能源電力大會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次大會將深入宣介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并分別以“全球能源互聯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和“非洲能源互聯網——非洲發展新動能”為主題,從非洲清潔能源開發、經濟社會發展、電氣化與工業化發展、“電-礦-冶-工-貿”聯動發展、電力互聯互通、投融資等多角度展開合作研討“中國方案”,為非洲各國可持續發展和中非合作帶來重大機遇。
“中國方案”為非洲能源發展破局
“電力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要素和先行官。當前,受基礎薄弱、投入不足、缺少整體規劃等因素影響,非洲不少地區還處于缺電和無電狀態,能源供應不足問題嚴重制約了非洲的經濟社會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新聞發言人、合作局局長林弘宇告訴記者。
林弘宇表示,通過構建非洲能源互聯網,利用特高壓等先進技術,可以將非洲豐富的水電資源、太陽能資源等清潔能源大規模、集中式、低成本開發與輸送,實現跨國互聯互通,從而為非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價廉的能源保障。
構建非洲能源互聯網,可為非洲加快工業化進程提供新的動能。據林弘宇介紹,發揮電力能源的產業帶動力,能夠極大加快非洲工業化進程,特別是可以將非洲的礦產資源儲藏優勢轉化為工業優勢和產品優勢,合作組織以“電-礦-冶-工-貿”模式作為推進非洲能源互聯網建設的切入點,經研究,到2063年,非洲電解鋁產量可達2500萬噸,鋼鐵產量可達4億噸,將帶動GDP增加2萬億美元,出口增加3000億美元。
“依托非洲能源互聯網,到2063年,非洲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80%,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2億噸、空氣污染物2600萬噸,有效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林弘宇表示。另外,建設非洲能源互聯網,可帶動數以萬億美元的電力能源開發、電力生產、電網建設、電工裝備、電能替代、智能技術、新型材料、信息通信等上下游產業的聯動發展。
凝聚各方力量實現共建共贏
“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建設需要全世界各方的廣泛參與,尤其是包括產業公司、金融機構等各類商業機構的深度參與,這就需要我們本著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宗旨,提供一個具有包容性、靈活性、迭代性的綜合商業模式框架。”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展局副局長張義斌告訴記者。
張義斌認為,成功的商業模式需要解決三個基本問題:一是消費者需求得到滿足;二是投資者得到合理回報;三是生產要素得到合理組合。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涉及能源生產供應各個環節,涉及能源投資與消費的互動,涉及跨地域資源配置,涉及不同國家的監管環境。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不應該是單一的、固化的,而應該是開放的、多元的,應體現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特點。”張義斌表示,其商業模式必須堅持三條基本原則:一是著眼全球配置資本、融通資金;二是遵循能源發展規律,踐行能源監管政策、鼓勵商業和技術創新;三是以開放、協作、共贏的互聯網精神推動廣泛合作。
合力打造更緊密中非命運共同體
自20世紀90年代初,中非開啟能源合作以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等發展特點日益顯現。經過多年努力,雙方已從最初通過貿易方式直接購買石油和石油產品,逐漸拓展成集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勘探、開發、建設、貿易等為一體的寬領域、深層次、綜合性合作。
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布了《非洲能源互聯網規劃研究報告》,并與幾內亞共和國聯合發起成立“非洲能源互聯網可持續發展聯盟”,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了解,構建非洲能源互聯網得到非洲多國元首、國際組織及企業機構的積極支持和響應。合作組織與幾內亞政府共同倡議成立非洲能源互聯網可持續發展聯盟,為推動非洲開發清潔能源和電力互聯互通建立多邊機制、創建合作平臺,目前已有20多個非洲國家、80多個國際知名企業、機構申請加入。
此外,《構建非洲能源互聯網,促進“電-礦-冶-工-貿”聯動發展》和《剛果河水電開發與外送研究》兩份報告將在本次大會上首發。報告結合非洲能源礦產資源稟賦與發展實際,將提出非洲能源互聯網、剛果河下游三級水電開發外送整體方案,深入闡釋由合作組織創新提出的“電-礦-冶-工-貿”聯動發展新模式,為非洲清潔能源開發外送、電網互聯互通提供切實可行的項目研究支撐和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