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遠超預期,即使在2018年“5·31”政策發布后補貼迅速退坡、國內市場需求萎縮的大環境下,中國光伏企業仍未停下前進的步伐,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531之后供應鏈價格的斷崖式下跌,使得國內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大增。
同時,歐洲MIP的取消、新興市場崛起等都極大地促進了海外需求,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數據,2018年,光伏行業的主要產業鏈環節,全球近70%以上的產量來自中國。2019年上半年,光伏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0%,是增幅最大的行業,出口額達到了114.6億美元。
10月12日,由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光伏專委會(CSITPTC),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PGO),中國工商業與戶用光伏品牌聯盟(CHPBA)聯合主辦的第十四屆AsiaSolar亞洲光伏創新展會暨合作論壇在杭州順利召開。會議邀請了中國電建、正泰、特變電工、阿特斯等富有海外市場開發經驗的企業進行了經驗分享。
海外市場擁有巨大開發潛力的同時,也面臨著當地政策、經濟、社會等因素的不穩定性帶來的種種風險。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斌認為,海外項目的開發依托于國內的技術、工程施工及開發經驗,但海外項目不能夠以國內思維來進行開發、投資及建設。他表示,海外光伏項目雖具有較高的收益,但多數地區建設效率較低,建設周期較長,長建設周期將導致企業投資成本的增長。
據陳斌介紹,海外項目審批效率低、建設水平低、土地私有化問題復雜等原因均造成了項目開發周期的延長。以巴基斯坦、泰國、智利等地為例,當地工人工作效率較低,國內一個工人相當于當地四個工人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土地私有化問題是海外項目開發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由于海外土地政策的不同,一塊土地可能會有幾十家,甚至幾百家業主,需要與業主一一溝通,此環節將費時三至五年”,陳斌解釋道。
工期的延長,增加了工程建設成本和風險,這一觀點同樣得到了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研究院院長助理秦建兵認同,“就單個項目收益來說,海外項目確實有較高收益,但建設周期卻非常長”。
在秦建兵看來,做海外項目時,合作伙伴的選擇也十分重要。“我國是一黨執政,政局非常穩定,但也有國家是分黨執政,項目對接人可能隨時更換,這會對項目造成較大的影響。找到當地好的合作伙伴,對海外項目的成功有非常重大的作用”,秦建兵建議道,應善于利用資源,多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聯系,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合作伙伴對項目帶來的影響也讓正泰新能源副總理李崇衛深有體會,以正泰集團埃及某超100MW項目與越南50MW項目為例,埃及項目當時選擇的合作伙伴為該項目的建設方,但因當地施工組織管理能力較差,聘用的管理人員不習慣中國的工作進度要求,導致該項目建設進度十分緩慢,已超過1年的建設期,建設進度遠不及預期。
但在越南50MW光伏項目中,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項目的開工建設。“海外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投資伙伴及工程建設伙伴的選擇對項目實施順利性非常重要”李崇衛說道。
此外,當地政策、法律法規帶來的風險也同樣不容忽視,阿特斯財務與業務開發部高級總監謝婉超表示,海外項目開發中應有嚴謹的風險管控的流程,對于國家的政策狀況、政局、外匯管制以及供電方的情況進行嚴格風險把控,并且需要深入了解當地的政策法規、法務、稅務以及經濟環境。在她看來,海外項目開發時,可分散業務布局,“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可減少政策變動帶來的風險,單個國家能源政策的變動,對企業收入和財務狀況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針對不同地區的投資開發特點,需要采取不同的開發策略。對此,正泰集團海外電站事業部總監陳棟分享了正泰新能源海外開發策略及海外風險規避方式。
據陳棟介紹,正泰新能源海外開發策略包括自持電站模式、EPC(帶投資)模式,BT模式、分包或設備銷售模式,具體前提條件如下:
此外,陳棟結合正泰新能源在海外探索的經驗,分享了正泰海外光伏投資風險體系以及風險規避方式。他認為,企業在“出海”時應盡量選擇補貼合理、電價補貼預算來源清晰、匯率波動相對較小、政府有光伏發電應用經驗、融資保險較為容易的市場,并且應選擇有經驗的合作方進行合作,具體內容如下:
能源轉型已經成為全球能源發展趨勢,我國作為光伏,風電制造及應用市場大國,企業“出海”已成為大勢所趨。企業在開拓海外新市場的同時,還需具備正確判斷其中所存風險的能力,針對不同國家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開發策略,要利用好現有各類資源,吸取國內龍頭企業在海外市場已有的經驗,共同讓中國光伏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