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確應用層的商業模式。
對于泛在電力物聯網這一新戰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分外注重它的應用模式。
4月26日,中國城市能源變革產業發展聯盟第一屆第一次理事大會暨泛在電力物聯網新業態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首先要明確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層的商業模式,這是國家電網目前27個省公司正在上報方案的要領,不能搞成傳統的信息化和ERP(企業資源計劃)?!比A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在會上指出。
泛在電力物聯網是國家電網在2019年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的“三型兩網”新戰略的重要組成內容。
國家電網董事長寇偉表示,公司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是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根據國家電網的階段部署,未來三年將是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攻關期,計劃到2021年初步建成,到2024年將完全建成。
曾鳴認為,泛在電力物聯網不是“云大物移智”(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慧城市)技術的簡單堆積,而是它們在電力系統中的創新應用。
具體看,泛在電力物聯網可應用于四大場景:一是規劃煤電、燃氣發電、風電、光伏、儲能等各類能源資源的時空互補配置;二是分析新能源與其他各類電源及電網狀態匹配關聯,對其進行調度管理;三是通過用電行為區別用戶管理策略,實施精準營銷;四是綜合用能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據記者了解,國家電網已將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年建設方案下發至省網公司,今年將開展57項任務中的27項重點任務,27個省級分公司也已制定相關建設計劃目標。
“價值分析與價值回收路徑,是制定泛在電力物聯網行動計劃和建設方案的前提條件。”曾鳴認為,不同于傳統從“感知層-傳輸層-數據層-應用層”的建設順序,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順序是倒過來的,需先明確應用層模式、場景、價值分析和價值回收途徑,再引領和布局平臺層、網絡層、感知層的設計。
與電力物聯網相比,泛在電力物聯網感知層的末端感知節點規模更大,采集的數據更全面,涵蓋電力系統發輸配儲用各環節、各設備乃至各元件。
網絡傳輸層將通過5G等新技術的應用,實現更高的數據傳輸效率;平臺數據層將所有數據統一匯集管理,數據壁壘將被打通;應用層則協同智慧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電力普遍服務。
他解釋稱,泛在電力物聯網不再是傳統的二次系統。這意味著,國家電網既要支撐輸配電的電網管制性業務,也要支撐綜合能源服務等競爭性業務。因此在物理上,這兩大業務的數據信息需共享,要構建兩網融合的統一數據共享平臺。
“但在經營上,管制性業務和競爭性業務是分開的,要通過不同的價值回收途徑,實現各自的投資成本回收。”他指出,除明確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層的商業模式外,還需明確輸電成本的范疇,避免出現盲目的大規模投資。
中國電力科學院博士陳麒宇指出,國網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主要是兩點原因:一點是預防管道化傾向,二是技術上有效控制可控負荷,增加新能源吸納能力。
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提出,也與目前電網整體發展現狀滯緩有關。國家電網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成為必然。
電網工程投資腳步正在放緩。根據國家能源局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新數據,2019年一季度,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502億元,同比下降23.5%。
與此同時,隨著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改革的推進,國家電網的利潤增長受到壓制。2018年,國家電網利潤總額為780.1億元,同比降低14.29%,為近五年來的首次利潤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