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雄安新區能源規劃要求,就是“既要發展,又要綠色,既要利用資源,又要做到節約”。這與國際上著名的“能源三難題”不謀而合。
早在2012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新能源架構推動有效轉型》報告中,針對如何推動全新能源結構實現有效轉型的問題,提出“能源三目標”,即實現能源安全(EnergySecurity)、能源公平(EnergyEquality)和環境可持續發展(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三者的共同發展。未來全球能源進步,就是圍繞三個方面的平衡和迭代不斷向前發展。
能源是基本的物理動力。在既往的經驗中,經濟社會歷史性轉變的動力源自能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大規模化石能源消耗,在讓社會生產力極大提升,人們現代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和氣候變化等問題。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要廣泛實現“既有能源用,又減少污染,還要能普及”存在難度。于是,三個目標就變成了“能源三難題”。
作為中國未來城市建設的標桿和創新發展示范區,雄安能源建設從某種意義上代表著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未來,而在探索過程中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嘗試破解國際“能源三難題”。
基礎設施亟需落地
回顧一下會發現,圍繞“三個難題”而開展的準備在2018年已開始。其中,獲得推動力度最大的是能源供應低碳和安全問題。
雄安并不是傳統能源資源富集的地區,能源供應模式始終以外地輸入為主、本地供應為輔。本地能源資源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天然氣、二是地熱能。據統計,截至2012年,雄安新區雄縣境內天然氣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境內有油井1200余眼,年產原油70萬噸、天然氣1800萬立方米;地熱田面積320平方公里,地熱水儲量821.78億立方米。安新縣境內蘊藏的地熱資源儲藏面積達350多平方公里,儲量150多億噸。
針對本地資源不足的現狀,雄安需要延續能源大量輸入的既有模式。而在“保障新區能源供應安全”方面,電力被放在首位。雄安未來能源供應藍圖,是“形成以接受區外清潔電力為主、區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為輔的供電方式”,即“北風南水”方案。
其中的北風,是指通過從河北北部張家口地區輸入風電和光伏,這兩項可再生能源的預計裝機將達到800萬千瓦;南水則是從金沙江上游向北輸送的豐富水電。根據公開資料,上游川藏段的初步規劃裝機容量898萬千瓦。如果兩者疊加,總裝機將近1700萬千瓦,超過三個上海外高橋電站的裝機容量。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
2018年,“北風”和“南水”的建設均已取得實質性進展。2018年1月,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已與西藏自治區、河北省簽訂《關于金沙江上游藏川段水電送冀戰略合作協議》,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綠色智慧新城。
2018年9月,張北—雄安(北京西)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項目被列入全國需加快推進的輸變電重大工程名單,同年11月29日,項目獲得河北省發改委核準批復。根據《張北—雄安(北京西)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工程從2019年一季度開工,計劃投產日期是2021年1月,并有望提前完工。不難推測,在保障安全低碳高效的前提下,推進基礎建設工作,以盡快形成對后期建設的能源供應的主要支撐將是雄安的看點之一。
資源循環仍待拓展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雄安時指出:“雄安新區就要靠生態環境來體現價值、增加吸引力。”
實現美好生態的一個前提,是加強能源資源循環利用。在國新辦于2019年1月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進一步明確表示:“在城市建設的一開始,就下力氣做好節約用地、用水、用能的工作。”他的觀點與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的理念不謀而合,即社會(城市)要從一個吞噬資源的消耗體,變為一個將消耗轉化為資源的循環體;廢棄物資源化和資源化利用水平是國家進步和現代化水平的標志。
事實上,雄安已經開始通過對熱能進行有效回收和再利用。廢熱回收是正在推進的一個項目。所謂廢熱回收,即通過空氣熱回收裝置,將建筑物內外的余熱收集,并重新作為供熱或其他加熱設備的熱源而加以利用。
當前,雄安回收廢熱包括兩類,一是夏季回收空調循環水中的熱量,二是每天生活污水中可以提取的熱量。未來,除了這兩類來源,數據中心設備工作時散發的熱量、中央空調系統排出的熱風都將逐步被納入廢熱回收體系。這與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數據公園項目(StockholmDataParks)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另一個推進的項目是低溫地熱。雄安不僅擁有深層地熱,淺層地熱資源同樣豐富。與利用常規地熱能相比,開發淺層地熱可以減少對地層的擾動,避免對地下水的污染,目前,雄安已經嘗試從土壤中汲取淺層地熱,未來向整個園區提供70%~75%的熱源。
國際上最新的第四代低溫供熱技術也有可能在這片熱土上進行嘗試。所謂第四代低溫供熱,即在第三代基礎上完全摒棄化石燃料,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形成分布式智能能源網。對于用戶,其房屋被動產生的能量可以并入能源網,從熱力公司向用戶的單方向供熱轉為根據用戶需求的雙向互動選擇。采用低溫區域供熱系統,供水溫度在50~60度,極大擴大了熱源的來源,而傳統供熱則在100度以下。
下一步,在可持續利用資源方面的嘗試,還將拓展到冷、熱、水、電、氣等各個領域,并形成雄安綜合能源體系的建設基礎。待各類能源、技術實現了穩定運行,雄安結合信息和通訊技術(ICT)的綜合能源服務將上線。這種系統會根據用戶的需求,將各類能源類型進行轉換和對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做到資源可持續利用。
未來兩年、特別是2019年,雄安綜合能源服務體系建設仍然將處在打基礎階段,因此,不同能源在落地過程中需要不斷嘗試,以盡快尋找到最適合本地資源的綠色發展模式。同時,也要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降低成本實現公平
不同于已進入建設、或即將落地的能源供應和資源利用,讓公眾感受到能源公平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多的投入和更大膽的嘗試。一個普遍觀點是,只有在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后,能源成本出現降低,能源公平才能進而實現。
根據以往能源行業的經驗,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有兩條:一是規模效應,二是創新技術。
《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明確提出,要“推進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這里提到的本地可再生能源,被認為是雄安的地熱能。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雄安的開發條件好、資源儲量高,因此地熱能價格應該相對便宜。但實際上,由于開發資源分散、利用不夠合理,雄安在地熱開采的投入產出比始終不高。在目前國家沒有推出地熱能相關補貼政策的情況下,投資企業獲得的利潤始終很少。這或將影響企業的熱情,進而不利于市場的持續運行。
不久前,雄安出臺《河北雄安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對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進行專項整治,具體做法是關閉未利用或廢棄地熱井,并安裝自動監測設備。2019年,對于地熱資源的整合還將繼續推進,名為《雄安新區地熱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也將編制出臺,這份規劃將是減少重復投資,實現整體成本降低的重要前提。
能源技術創新也已經出現在雄安。1月11日,雄安直流創新工場在清華大學成立,主要針對低壓直流網絡、儲能系統、家用直流電器等用戶側直流技術進行研究。未來,低壓直流生態系統將在雄安落地。選擇這種技術的原因,除了安全性更強,還在于低壓直流電的應用也是供用電技術的發展方向。
短期看,包括低壓直流技術在內的技術創新都需要較大的投入。但長期看,這些投資規模較大的項目均具備推廣價值,一旦技術得以復制,成本也將大大降低,實現“每個人都能夠獲得能源,都能負擔得起能源”的目標。
“三難題”如何成為三角形
“能源三難題”也被稱為“能源三角形”。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在財富創造、可持續發展和供給安全之間做到平衡,三個問題就有望得以解決,本地能源系統也最終有望形成一個類似三角形的結構,特別是在區域間能源資源優勢互補的開放性條件下。而這個動態和平衡的能源三角形結構,正是各國未來追求構建的“零碳社會”的基礎條件之一。
雄安新區的能源規劃和發展,既瞄準未來,又立足現實,遵循了習總書記的“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總要求。放眼國際最新趨勢和著眼2050年,實現零碳發展已成為不少發達國家在本世紀中葉追求的目標。隨著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推進,從低碳城市邁向零碳城市既是國際潮流,也必將成為雄安下一階段可持續發展和氣候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戰略選擇。
千年大計和未來之城的建設,需要為未來雄安預留零碳發展所需必要的空間。同時,零碳城市不僅需要科技含量高、環保效果好、運行成本低的設施,更需要公眾對低碳、環保和節能的深度認同和切實參與。這就意味著,在2019年,雄安新區的能源建設需要在打造基礎設施的同時,開始醞釀零碳思維的構建,即通過政策制定、立法保證、教育引導等途徑,形成有益于低碳模式長久發展的觀點,以促進雄安低碳綠色在未來形成氣候。
雄安新區可期可冀。展望未來,體現“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智能化、系統化能源未來之城正在從規劃走入現實;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共同責任擔當的“零碳雄安”隨著能源革命的進行,正在探索的路上;集中展現未來能源中國的發展樣板,引領清潔能源世界潮流的標桿,正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