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2018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的目標任務,提出不斷提升煤炭供給體系質量,由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堅持破立結合、先立后破。
這意味著,重點領域的去產能思路有了重大調整,并為今年煤炭去產能工作確立了科學有效的基調。
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愈漸完善、能源革命更新換代、清潔能源崛起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我國鋼鐵煤炭行業的發展經歷了“過山車”似的起伏。關停落后小煤礦、地條鋼出清、企業兼并重組……其間通過中央抽查、地方自查等方式逐步推進鋼鐵產能真正退出去,地方、企業也從一開始存在排斥心理,到后來態度逐漸轉變,直至大力支持去無效產能。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06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實現利潤2300億元,同比增長86%;而上市煤企利潤也迎來了普遍增長。
成效顯著:去產能有了新思路
為何煤炭去產能思路出現調整?《通知》指出,2016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鋼鐵煤炭化解過剩產能和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累計退出煤炭產能超過5億噸,提前超額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供給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行業運行狀況明顯好轉,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取得積極進展,市場競爭秩序得到有效規范,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完善。
今年8月份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就表示,2018年以來,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積極有序推進。1~7月,退出煤炭產能約800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1.5億噸的50%以上;壓減粗鋼產能247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3000萬噸的80%以上。去產能推動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供求關系顯著改善,企業效率持續向好。上半年,鋼鐵、煤炭、電力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分別增長93.4%、18.4%和28.1%。
如果說2017年去產能的亮眼成績得之不易,那么2018年,去產能成效更加顯著,并進入了鞏固期——行業內各項去產能措施正在逐步鞏固,徹底出清“地條鋼”、釋放優質產能等指向性政策逐漸落實,對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推進鋼鐵、煤炭去產能的過程中,頂層設計合理是關鍵之所在。《通知》提出,2018年煤炭去產能要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也就是說,其主要思路是從總量性去產能向系統性去產能轉變,同時要加快優質產能建設步伐,統籌做好去產能與保供給的關系。
攻堅克難:穩定市場,統籌兼顧
以國發[2016]7號文為標志,煤炭去產能工作如今已經走過了兩個年頭。對于不少煤炭企業而言,去產能進行到現在,留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截至2017年底,我國仍然擁有煤炭總產能約55億噸。與2013年高峰時期42億噸的煤炭消費總量相比,煤炭產能仍然嚴重過剩。業內人士表示:“為了保障煤炭行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為了不使煤炭行業再輕易回到嚴重供大于求的狀態,需要繼續推進煤炭去產能工作。”
今年年中,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布煤炭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舉報方式,旨在進一步規范煤炭市場秩序,保障煤炭上下游企業合法權益,避免違法違規行為破壞正常的供求平衡關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炒作煤價、囤積居奇等行為。此舉有助于維持穩價長效機制。
總的來看,當前煤炭市場供需總體基本平衡,保障供應、穩定價格的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市場化法制化的調控手段日益健全,煤炭價格過快上漲和過快下跌都沒有了市場基礎。煤炭現貨價格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經歷了持續走高到明顯回落的過程,目前已接近合理區間。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結果,也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結果。煤價反復波動使得煤炭供需雙方對煤價處在綠色區間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當煤價穩定在綠色區間時,煤電雙方利益才能都得到保障,才有利于煤電上下游協同發展。
鋼鐵行業方面,今年以來,我國鋼鐵生產保持增長,產需銜接較好。從庫存來看,社會庫存處于相對低位,企業庫存基本處于正常水平。從市場看,運行相對平穩,鋼價小幅波動。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屈秀麗表示,今年前9個月中鋼協會員企業利潤總額為2300億元,同比增長86.01%;銷售利潤率為7.5%,較上年同期提高2.88個百分點,鋼鐵行業盈利水平恢復到工業行業平均水平。與此同時,鋼鐵行業資產負債率下降,償債能力明顯提升。她認為,“鋼材價格將繼續呈小幅波動走勢,不會大起大落;今年全年仍保持增長態勢”。
在鋼鐵煤炭行業穩步向好的態勢下,2018年去產能將更加突出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把處置“僵尸企業”作為主要抓手,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通知》著重強調了2018年去產能要從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在業內人士看來,經過兩年多的工作,“去產能”這一概念逐步變得精準化,去產能不僅是總量上的控制,還要進一步進行結構性優化,是一個“有減有增”的概念。
結構調整:協同發展,煤電兩利
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局長趙辰昕在今年8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目前煤炭行業去產能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仍然處于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期,高質量的供給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需要我們繼續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從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努力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也表示,“盡管鋼鐵去產能基本上完成了年度任務的80%,從數字上看后續任務似乎不太重,但也絕不是輕輕松松就可以完成的。”因此,繼續處置好“僵尸企業”,并且將其作為去產能工作的一項重要抓手,才能不斷優化資源要素配置。
《通知》也給出了2018年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的退出重點和實現路徑:
《通知》要求,持續深入推進鋼鐵去產能。鞏固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成果,嚴禁新增產能,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的過剩產能復產。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去產能,通過常態化嚴格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促使達不到有關標準和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退出。嚴把鋼鐵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關,防止產能“邊減邊增”。著力推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合理高效利用廢鋼鐵資源,進一步推動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
《通知》指出,要不斷提高煤炭供給體系質量。適當提高南方地區煤礦產能退出標準,嚴格治理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煤礦建設項目分類管理,堅決退出違法違規和不達標的煤礦,加快退出安全保障程度低、環保問題突出且整改不到位的煤礦。加快北煤南運大通道建設,更多發揮北方優質先進產能作用,統籌做好去產能和保供應相關工作,促進煤炭供需總體平衡和價格基本穩定。加快長效機制建設,強化產能置換指標交易等市場化手段,積極推進煤電聯營和兼并重組,持續優化煤炭開發布局,大力推動轉型升級,促進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處置僵尸企業,一是通過市場機制,選出“好蘋果”。今年以來,市場化債轉股穩步推進,截至7月31日,市場化債轉股簽約金額達到17325億元,資金到位3516億元,資金到位率20.29%,涉及資產負債率較高的115家優質企業。“從已經落地的項目看,債轉股不僅明顯降低對象企業的杠桿率,更顯著優化了企業治理結構,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提高了資金要素的配置效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司司長陳洪宛說。
二是通過依法破產等方式,剔除“爛蘋果”。近半年來,各部門和各地方正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繼續全力做好“僵尸企業”的摸排,加大通過依法破產等方式處置的力度。針對杠桿率偏高的國有企業,分行業設定資產負債率的預警線和重點監管線,通過考核引導、聯合授信、加強財務真實性管理等措施,進一步強化外部約束,推動國有企業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降杠桿。
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煤炭企業之間實施兼并重組,或與產業鏈相關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其中,《意見》特別提出支持發展煤電聯營。事實上,今年以來,華能、華潤等涉煤央企已經開始逐漸剝離煤炭資產,未來或由央企煤炭資產整合平臺來接盤,亦或由當地的能源集團來兼并重組。業內人士強調,兼并重組、煤電聯營將促進煤炭市場更加有序發展,對今后國家宏觀調控更加準確地掌握煤炭產能,實現煤電中長期合同的有效履約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我國目前的發展態勢下,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是必然趨勢,2016年的寶武合并成為我國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一個典范。”寶武集團武鋼科技創新部副部長袁偉霞詳細講述了寶武合并后的重組合力。“寶武合并提高了我國鋼鐵行業的集中度,在當前鋼鐵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凝聚力量、提高整個鋼鐵行業的競爭力,是打造鋼鐵強國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