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通過不斷提升效率和標準化大規模復制建設,光熱電站度電成本下降空間大,預計幾年后達到目前光伏和天然氣平均電價水平。”10月12日,2018第三屆?德令哈光熱大會上,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建祥作題為《有關光熱發電若干問題的思考》主題演講時如是表示。
演講中,金建祥介紹了中控德令哈10MW光熱電站運行情況及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進展情況,提出光熱電站由于儲能特性帶來一些“新概念”,指出光熱電站環境因素需重點關注DNI、風速和多云頻率,并對光熱發電成本下降四個階段及實現條件進行解析。
圖:金建祥作主題演講
以下為金建祥演講的主要內容:
一、光熱發電帶來的“新概念”
1、光熱區別于傳統火電或新能源的“新概念”
通過火電/光伏/風電與儲能光熱對比可以看出:
(1)光熱電站的發電量、投資除了與裝機容量有關,也與儲能時長正相關;
(2)設計上,儲能時長增加以及裝機容量增加,都須相應增加鏡場規模;
(3)鏡場聚光面積更能反應光熱電站的規模、難度,對度電成本影響最直接。
因此鏡場規模更能準確反映光熱項目難度、經濟性和規模,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汽輪機容量。
2、影響光熱電站性能的主要自然環境因素
一般認為影響光熱電站性能的主要自然環境因素主要有光資源(DNI)、風速、多云頻率(同樣年DNI值條件)和環境溫度。那么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光熱電站的呢?到底影響量有多大呢?金建祥以問題的方式作了全面分析:
問題一、DNI下降100kWh/㎡a,度電成本將增加4.5%嗎?
答:(1)對于已建成電站,在DNI為2000左右時,DNI比原設計值低100(低5%),度電成本將增加4.5%;
(2)實際上經過設計優化后,DNI低5%的地區,在原方案基礎上增加5%鏡場面積即可,總成本僅增加2.5%,度電成本僅增加約2.25%,而不是4.5%;
(3)定日鏡鏡面反射率的高低對經濟性的影響也是類似結論。
問題二、風速對塔式光熱電站效率與成本影響如何?
答:(1)大風增加吸熱器對流散熱,降低吸熱器效率;風速每增加3米,效率下降約2.1%。
(2)大風增加定日鏡搖晃,跟蹤精度降低,導致截斷效率下降;風速6m/s以下影響不大,12m/s時截斷效率下降4.5%,15m/s時截斷效率下降13.3%。
(3)其他影響:
超出工作風速,大風導致定日鏡進入保護狀態,增加棄光率;
或者,為了降低大風導致的棄風率,需增加定日鏡用鋼量和驅動的扭矩和剛性,導致增加成本;
所以,風速過大對效率和成本影響較大,不容忽視。
問題三、多云頻率對塔式熔鹽電站效率和吸熱器壽命的影響?
答:
(1)多云頻繁,吸熱器啟停頻繁,吸熱器預熱棄光和間隙棄光增多;如下圖,多云天棄光率高達28%,而大晴天棄光率僅為3%;
(2)多云天氣發電量估算準確性下降;
(3)多云天氣工況復雜,運行策略難以標準化,操作失誤增多;
(4)多云導致DNI變化快,導致吸熱器受光面溫度劇烈變化,對吸熱器壽命有影響,易增加設備故障率。
所以,多云天氣是影響壽命、棄光率和發電量達成率的重要因素。
問題四、環境溫度對塔式熔鹽電站效率的影響?
答:(1)環境溫度降低20℃,吸熱器效率下降0.3%;溫度升高20℃,效率升高0.06%。
(2)環境溫度從13.5℃升高至26.5℃,汽輪機效率降低3%。
其他影響:
環境溫度降低會增加管道散熱,但塔式電站管道很短,管道散熱對塔式電站的效率影響很小,遠小于槽式;
環境溫度降低20℃,對于低溫鹽罐散熱量增加約7%,對于高溫鹽罐散熱量增加3.5%,而高低溫鹽罐總的日散熱量僅為總儲能量的1%,因此僅增加總散熱量0.05%,可以忽略不計。
總之,環境溫度降低,對吸熱器、管道散熱、儲能鹽罐散熱均有負面影響,但影響很小,相反有利于汽輪機效率提升,且提升較明顯;但環境溫度最高溫度在0℃以下時,由于不能使用水清洗鏡面,會影響鏡面清潔度,對效率有一定影響。
二、光熱發電成本下降思考
1、光伏電站的電價下降對于光熱發電成本下降具有借鑒意義
據統計:2011年至今7年時間光伏電價下降0.4元-0.6元/kWh,降幅約50%;7年時間光伏累計裝機量擴大了近40倍,很明顯裝機規模擴大對于電價下降貢獻很大。
2、光熱電站成本下降的思考
據國家能源局最新統計,2017年全國光伏平均上網電價:0.94元/kWh,同比增0.18%,這說明2017年全國新并網的光伏電價高于0.94元/kWh,這個價格很讓人意外,大家一直以為光伏上網電價很低,其實不低,這主要得益于東部地區地方政府的額外補貼。
從公開數據中知道,天然氣綜合上網電價約0.83元/kWh(電量電價0.67元+容量電價約0.16元),煤電調峰電價大于0.85元/kWh,個別省份高達1.00元/kWh。
相比光伏,光熱產業標準化和規模化空間大,但難度也大。
光伏:電子部件占比高,標準化程度高;
光熱:機械部件占比高,大量設備需要定制;光熱的標準化不僅有利于降低裝備造價,還可縮短設計和建設工期,光熱電站中的降價空間不大的玻璃、鋼材、熔鹽和水泥等材料占總投資不到18%,其余均可通過規模化實現降價。
光熱發電成本下降可能的四個階段:
3、光熱電站成本下降四個階段的實現條件
◆第一階段,2-3年后,0.95元/kWh:每年新裝3-5GW,補貼不拖欠,不棄光。
首批示范項目技術路線和裝備得到驗證,成熟可靠,故障率低。
“十三五”光熱發電余下的4GW建成,并進一步優化,完成可大批量復制的標準化解決方案。
發電量達成率達到95%。造價控制較好,比可研設計概算低10%。
此時已經達到目前全國平均光伏上網電價水平,可以取代部分煤電調峰電源。
◆第二階段,5-6年后,0.8元/kWh:每年新裝5-10GW,補貼不拖欠,不棄光。
單一供應商年裝機規模達1GW,標準化推動批量復制,造價下降12%。
標準化程度大幅提升,設計、建設周期明顯縮短。
技術進步,光電效率提升6%以上,發電量達成率達到98%以上。
可實現的目標是:光熱發電如果作為調峰電源,此時已經具備平價上網條件,完全可取代天然氣調峰電源和煤電調峰電源。
◆第三階段,7-9年后,0.65元/kWh:每年新裝10GW以上,補貼不拖欠,不棄光。
現有技術不斷進步,光電效率再提升6%,發電量達成率達到100%。
土地成本、融資成本有所下降和稅收有一定優惠。
單一供應商年裝機量2GW以上,規模化復制,造價再下降12%。
◆第四階段,10年后,0.35-0.45元/kWh。
前沿新技術全面應用:如粒子吸熱器、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PETE等。
技術突破帶來發電效率再提高50%-80%。
國內規模擴大,全球化產業成熟,造價下降10%。碳排放交易收益,增值稅、土地、貸款利率等優惠政策全面實施。
此時,平價上網取代部分火電,成為基荷電源和調峰電源。
4、稅費、土地費用及金融成本對度電成本的影響
以1元/kWh的光熱度電成本為例:
增值稅減半(8%),度電成本:0.94元/kW,下降6分
土地費用構成(德令哈為例):100MW,牧民補償款、牧民養老金、草原恢復費、耕地占用稅、土地使用稅(按年繳),一次性總計11750元/畝
若土地費用為0,度電成本:0.946元,下降約5.4分(光伏領跑者土地稅費為1分/kWh)
貸款利息下降1個百分點(3.9%),度電成本0.95元,下降5分
以上三項合計:下降15.4分。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對電價影響巨大。
三、光熱發電的未來定位思考
現階段:如果白天與光伏和風電一樣盡可能多發電,因此白天光熱只是一種電量補充電源;當然利用儲能晚高峰繼續發電,則有別于光伏成為電力補充。
下階段:應該成為清潔的調峰電源,與光伏、風電混合發電,取代部分火電和天然氣調峰電源,按照調峰電價平價上網。
未來:逐步替代煤電,成為清潔的基荷電源和調峰電源。
5、光熱電站作為調峰電站的可行性
(1)適應于調峰需求的運行模式:
白天中午前后2-6小時低負荷運行或停機,為光伏讓路,以便讓光伏滿發。
或者,用電高峰過后的夜間低負荷運行或停機,為火電讓路,以增加火電發電小時數。
或者,配合光伏和風力發電,使之成為一種穩定的清潔電源。
(2)技術上:利用光熱電站大容量、低成本儲熱,出力容易實現穩定可調。已經得到實踐驗證,光熱電站只需要花15分鐘左右時間,可實現20%-100%發電負荷的快速變化,其調峰的深度和速度遠優于煤電。在調峰期間汽輪機低負荷運行僅對效率有一點影響,另外在4個小時內有序停機后再快速啟動,也不存在技術障礙,因此在技術上可以完全滿足適應于調峰需求的運行模式。
(3)經濟性:為了適應于調峰需求,系統設計需調整:
在現有方案基礎上,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儲能時長,或增加汽輪機額定功率,或兩者并用,可以實現滿足調峰需求的情況,照樣有比較好的經濟性。
6、光熱電站作為調峰電站的經濟性:按照中午前后4小時不發電測算
由上表可以看出:
(1)因調峰需求導致棄光或鏡場面積減少,度電成本明顯上升,會較多影響經濟性;
(2)通過延長儲能時長或提升汽輪機額定功率,對度電成本影響很小,因此作為調峰電源,在經濟性上并沒有大的障礙。
7、光熱電站成為清潔基荷電源的展望
在火電發電量占比逐年下降,而光伏、風電發電量占比逐年上升的趨勢無法改變;國內電力總需求保持5%(國際上3%)左右持續上漲趨勢沒有改變的前提下,二、三十年后繼續由火電作為基荷電源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那么由光熱電站擔任清潔的基荷電源就是一個好的選擇。
所以,光熱電站應定位于調峰電源和基荷電源,有利于發揮光熱電站的比較優勢,我們應該對光熱發電的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