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 0評論 | 3581查看 | 2018-03-30 10:03:03
來過中國十多次的烏爾班·魯斯納克很熟悉中國能源狀況。作為國際能源憲章組織的秘書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他首先表示,中國已成為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國,在國際能源市場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2015年,中國已成為國際能源憲章的簽約觀察員國,希望中國早日正式加入該組織。
魯斯納克認為,隨著中國在能源領域國際影響力的增加,中國的能源決策對全球能源市場都有很大影響。“從煤炭、石油、天然氣到可再生能源,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與發展,各類能源的消費數量和結構也發生了轉變,進而會對全球能源體系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他說:“中國如何實現能源轉型,將影響全球主要能源的價格走勢和消費量以及研究走向。”
魯斯納克還舉例說:“中國的能源需求會影響國際能源投資的布局,中國能源新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正引領著國際能源的科技方向。中國也需要獲取足夠的資源來保持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所以,不論是從確保自身發展還是維持國際能源市場穩定性上來說,中國都需要積極參與國際能源治理。”
對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能源合作,魯斯納克認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能源合作,要在工程技術上、經濟性上確保可行,也要確保在法律體系上降低風險,而國際能源憲章組織可以為能源投資提供具體的法條規定,為能源投資和跨國仲裁提供爭端解決機制,還有助于促進外國資本對中國的投資,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
魯斯納克還強調,能源過境包含復雜的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問題。《能源憲章條約》是這方面唯一的多邊協議。他舉例稱,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是世界上最長的管道,在供氣合同的簽訂模式,還有與過境國之間的爭端解決機制上,中國都在探索更好的辦法。“《能源憲章條約》的目的之一就是促進能源的自由貿易,消除貿易壁壘,禁止切斷能源流動。”魯斯納克說。
對于我國幾個月前經歷的氣荒,魯斯納克表示,中國天然氣需求的季節性波動大、國內天然氣管道互聯互通程度欠缺,再加上寒冬里,氣源國也要首先考慮本國的民生供氣,所以想要避免再次出現氣荒,中國要豐富氣源、要加強國內天然氣管道和儲氣能力建設,更需要加入有法律約束性的國際組織,確保能源過境的可靠性。
國際能源憲章現有54個成員國和41個觀察員國。該國際組織以《能源憲章條約》為核心,《能源憲章條約》的內容包括能源領域的所有經濟活動,涉及電力在內的所有能源產品的勘探、開采、生產、儲存、運輸、輸電、配電、貿易、市場、銷售等。
《能源憲章條約》旨在指導、規范各成員國之間妥善處理有關能源問題,并借此促成一個真正開放、平等且相對穩定的國際能源市場。該組織的秘書處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