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 0評論 | 3818查看 | 2017-02-23 15:20:00
2月24日,據新華社消息,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24日下午經表決,決定任命何立峰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任國家發改委主任4年的徐紹史卸任。徐紹史于1951年10月出生,2013年3月起任國家發改委主任、黨組書記,現年65歲。
近年分管“一帶一路”等工作
何立峰此前任國家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分管地區經濟司、西部開發司、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司等。在國家發改委官網的領導排序中,何立峰為排名第二的副主任,排在劉鶴之后。
距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副主任胡祖才、王曉濤的主管工作分別有,協助何立峰做好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建設相關工作。公開報道顯示,何立峰在發改委副主任任上的工作,多與此相關。
2015年2月,何立峰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高峰論壇提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將重點加強與沿線各國八大方面的合作,即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經貿合作水平、拓展產業投資合作、深化能源資源合作、拓寬金融合作領域、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加強生態環境合作,以及積極推進海上合作。
其中,基礎設施互通是重點。何立峰指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重點暢通由中國沿海港口的運輸大通道,共同建設一批海上樞紐港口。
“‘一帶一路’建設根植于沿線國家共同的歷史記憶,這是與其他合作機制最大的不同。”2016年9月,何立峰在“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上說,截止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協議。
曾兩度主政廈門
何立峰于1955年2月出生,從廈門大學畢業后,他進入廈門市政府工作。此后近25年的從政經歷均在福建省內,先后主政廈門、泉州、福州三地,并且兩次主政廈門。
1984年8月至1995年2月,何立峰先后任廈門市經濟特區經濟研究所干部,廈門市政府辦公室干部、副主任,廈門市財政局副局長、局長,廈門市杏林區委書記,廈門市副市長(1993年12月兼廈門市經貿委主任)等職。
任廈門市副市長期間,何立峰分管對外經濟和貿易工作。作為經濟特區的廈門當時處于外貿高速發展時期,1993年外貿總額比上年增長約44%,出口值在全國排第四位。1994年全國推進外貿體制改革,尤其是實施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并軌,對不少外貿企業造成沖擊。時任副市長何立峰接受采訪時說,由于廈門前幾年就開始外貿體制改革,今年的外貿體制改革對廈門企業來說是容易適應的。“可以說,誰先領會改革精神,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主動。”
1995年2月起,何立峰調任泉州,任泉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市委書記。2000年3月后任福州市委書記、2001年12月任福建省委常委。
離開廈門十年后,2005年,何立峰二度主政廈門,任廈門市委書記。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戰略框架下,何立峰著力發展廈門工業,利用“投洽會”等國際投資平臺,大力推動工業園區建設。
在福州首創人才儲備中心
何立峰在福州首創了人才儲備中心,政府補貼生活費,吸納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人才。對于如何留住人才,何立峰說,允許流動才能留得住人才。“作為黨委、政府要創造留得住和流動的環境。”
2009年,54歲的何立峰首次調離福建省,到另一濱海城市——天津任職。2009年4月起,何立峰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兼濱海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塘沽區委書記,濱海新區區委書記。2013年1月任天津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2014年6月后,何立峰任國家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何立峰簡歷(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
何立峰,男,漢族,1955年2月出生,廣東興寧人, 經濟學博士,198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3年8月至1976年11月為福建省永定縣立新知青場插隊知青、永定縣獅象潭水電站工人。
1978年2月至1984年8月在廈門大學學習,獲財政學專業碩士學位。
1984年8月至1995年2月任廈門市經濟特區經濟研究所干部,廈門市政府辦公室干部、副主任,廈門市財政局副局長、局長,廈門市杏林區委書記,廈門市副市長(1993年12月兼廈門市經貿委主任)。
1995年2月后任泉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市委書記(其間在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財政學專業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0年3月后任福州市委書記、2001年12月任福建省委常委,2005月5月后任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廈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9年4月起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兼濱海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塘沽區委書記,濱海新區區委書記。2013年1月任天津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2014年6月任國家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為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共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責任編輯: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