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 0評論 | 3396查看 | 2017-01-04 09:50:00
從上報申請的261個項目中選擇23個——在2016年的最后幾天里,國家能源局公示了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項目的評選結果。歷時近半年的申報和評選,業界翹首以盼的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評選終于出爐了。
在國家能源局的定義中,建設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被視為,構建能源互聯網系統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提高能源系統綜合效率的重要抓手,對于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建設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工程的目標也非常宏大:到2020年,各省(區、市)新建產業園區采用終端一體化集成供能系統的比例達到50%左右,既有產業園區實施能源綜合梯級利用改造的比例達到30%左右。
這意味著建設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工程將開啟巨大市場。對于市場規模,在日前《中國改革報》主辦的2016年能源年會暨第二屆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上,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陳錚給出他的估算:多能互補一體化應用市場廣闊,簡單估算一下,終端市場每年投資可達到5000億元左右,設備運維市場約在2000億元。
陳錚指出,建設多能互補集成優化項目勢在必行。他表示,從能源管理體制機制上來看,我國的能源系統也存在著一些不協調、不可持續的東西。比如終端用能中,如電、氣、冷、熱(氣、水都不屬于二次能源),是分別隸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相互矛盾或者沖突的問題比較突出。在目前能源需求放緩的狀態下,西部一些省份或者資源條件優越的省份還在強調大基地、大輸送,放任嚴重的棄風棄光問題于不顧,這是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所以“十三五”期間,在整個能源規劃或者在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的決策中,多能源互補的發展方式很受重視。
在陳崢看來,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已為我國能源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新技術在能源生產、能源輸送、能源消費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是發展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的技術條件。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葛炬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分布式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研討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大力實施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工作主要涵蓋兩方面任務:一是加強終端系統整合優化,在新增區域,比如新城鎮、工業園區、大型工業設施、商務區、海島實施的終端化的多能互補,因地制宜推廣風電等技術,加強熱、電、冷、氣能源生產的耦合集成和互補利用。二是利用大型的綜合能源基地的資源,包括風能、太陽能、天然氣等,發揮組合的優勢,推動風、光、氣組合應用。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對發展多能互補集成優化項目寄予厚望。李俊峰在中國分布式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研討會上表示,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大力提倡多能互補集成優化項目,有望解決棄光、棄水、棄核的問題。可統籌考慮能源布局方面、能源建設方面出現的諸多問題,打破多能多系統隔離的現狀。
對于示范項目的數量,業界表示應該更多些?!?61個項目中選擇23個,見到公示結果,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么少啊!增量配電網第一批還105個呢,多能互補集成優化試點應該再多些才好!”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政策發展研究室主任何繼江如是感慨。
然而,正如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辦公室能源項目主任苗紅所說:“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項目概念非常新、尚處于起步階段,從示范項目做起,在示范中找規律,積累經驗,然后再大規模推廣,建設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項目是個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