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0評論 | 6956查看 | 2015-02-05 11:24:00
能源行業用“極其不易”來總結2014。在經濟新常態下,電力、煤炭、油氣等能源產品需求放緩;以往能源產品短缺,上項目、擴規模是過去30年的常態,現階段煤炭、電力均出現過剩,煤炭行業仍在“熬冬”,發電行業雖進入最好的時期,但未來電力增長空間非常有限,市場競爭也將變得激烈。
在大氣污染治理、結構調整需求下,清潔能源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其在國內能源生產和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加,但距離成為替代能源、主體能源的角色,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電力產能過剩,發電競爭將更激烈
2014年底國內發電裝機容量已達13.6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但發電小時數下降、用電增速放緩等新情況出現。
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僅增長3.8%,創下近十年新低:而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286小時,同比減少235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除水電外,火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小時數均下降。
種種跡象表明,國內電力產能過剩的格局已經出現。
尤其是火電裝機過剩更為明顯。2014年火電新增裝機增長13.3%,遠大于電力消費增長。2014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9.2億千瓦,設備平均利用小時4706小時,同比減少314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分區域看,吉林、上海、湖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6個省區低于4000小時。與上年相比,共有24個省區火電利用小時同比下降,貴州、西藏下降超過1000小時。
21世紀宏觀研究院預計,在經濟穩中趨緩、新增裝機增長因素影響下,2015年發電小時數仍不樂觀,電廠之間對于發電量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電力市場增長乏力,與之相關的設備制造企業經營業績也隨之下降。
從電源工程投資看,2005年以來火電投資持續減少,2014年火電投資952億元,不及2007年(2205億元)的一半。2013年、2014年火電投資占電源投資均在26%左右,較2006年下滑44個百分點,幾乎攔腰砍斷。
煤市供求繼續失衡,生產消費負增長
2014年煤炭行情依然低迷,延續供大于求、高庫存、價格下滑、利潤大降的局面。下半年以來,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救市行動下,煤炭行情出現好轉,但煤炭產能過剩、市場需求放緩、進口規模擴大、新能源擠壓等決定行業生死的因素依然存在。
根據煤炭工業協會統計,去年前11個月全國煤炭產量35.2億噸,同比下降2.1%,預計全年產量同比減少2.5%左右,這是自200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煤炭消費總量預計也負增長,而在過去近10年煤炭消費年均增長2億噸、年均增速10%左右。
從價格變化看,2014年初煤價大幅下滑,10月份以后小幅回升。到2014年底,5500大卡動力煤大同地區上站價375-385元/噸,同比下降65-70元/噸;秦皇島港平倉價510-520元/噸,下降120元/噸;廣州港提貨價為575-585元/噸,下降140元/噸。
當前,煤炭產能過剩已成定局,短期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態勢很難改變。據行業統計,目前全國核準煤炭總產能超過55億噸(含正常生產、改擴建、規劃產能),已經遠遠超過需求總量,再加上年均3億噸左右煤炭進口量,加劇產能過剩。多家研究機構預測,我國煤炭消費峰值為45~48億噸,當前產能已經滿足需求。
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油荒”“氣荒”已經連續幾年沒有出現,油氣消費低速增長。根據行業統計,2014年石油表觀消費量為5.18億噸,增速約為2.8%,與2013年基本持平。全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83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9%,增速為近10年低點。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風光核發電貢獻仍有限
在綠色低碳的戰略下,清潔能源的發展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國家能源局預計,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上年的9.8%提升到11.1%,煤炭比重從66%下降到64.2%。
截至201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3.6億千瓦,同比增長8.7%。其中,水電裝機30183萬千瓦,同比增加7.9%;火電91569萬千瓦,同比增加5.9%;核電1988萬千瓦,同比增長36.1%;并網風電9581萬千瓦,同比增長25.6%,并網太陽能發電2652萬千瓦,同比增加67%。相比之下,火電在裝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出現下降。
從發電量貢獻看,火電仍是電力供應的主力,2014年發電量4.17萬億度,占全國發電量75.2%;水電發電量首次超過1萬億度,占比接近20%。除此之外,核電、并網風電和并網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1262億度、1563億度和231億度。在發電量貢獻中,核電、風電占比均不足3%,太陽能發電占比只有千分之六。
盡管國家政策紅利不斷向清潔能源傾斜,但是棄風、棄水、棄光等問題依然存在,限制非化石能源出力。2014年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7489小時,同比減少385小時;并網風電平均利用小時1905小時,同比減少120小時。
在2014年電源工程投資中,水電、核電、風電投資規模分別為960億元、569億元、993億元,清潔能源投資所占比重已經超過70%。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風電投資規模首度超越火電。
“十一五”以來,風電發展規模加快,投資規模在2010年達到峰值1038億元。在“棄風”問題影響下投資熱情出現消減,回落至2013年的650億元。2014年在風電搶裝等影響下,投資規模回升至993億元。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地方光伏規劃建設規模不斷加碼。盡管2014年光伏建設并未完成14GW的目標,2015年光伏規劃的指標不降反增。近期國家能源局發文,對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方案提出2015年度全國光伏年度計劃新增并網規模15GW,其中集中式電站8GW,分布式7GW,鼓勵地方通過競爭性方式進行項目配置和促進電價下降。
21世紀宏觀研究院認為,國家正在試圖將光伏推向市場,最終目的是減少政府補貼,企業依靠競爭優勢贏得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