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 0評論 | 4665查看 | 2014-04-02 08:41:00
與光伏猶如兄弟,光熱發電也是太陽能高效利用的一條重要路徑。光伏發電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光熱發電卻可以身兼“電熱”兩能,不僅可以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產生的熱能在中高溫領域也有用武之地。以此來看,在實際應用利用中,光熱發電市場發展似乎應更具潛力。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至今,光熱發電在國內發展的步伐仍稍顯緩慢。在國內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下,“光熱不熱”的現象值得思考。據記者了解,國內對光熱發電的態度始終比較曖昧,缺乏對光熱發電的明確扶持政策,甚至連最基本的上網電價也無章可循。
全球光熱發電蓬勃發展
在國內光熱發電行業整體步伐緩慢之時,國外光熱發電卻在近幾年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全球一些市場較成熟的地區,均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裝機。其中,西班牙累計裝機約582MW,在建項目超過600MW;美國在建項目500MW,總體規劃項目規模超過10GW;中東地區、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國也有一定規模應用市場正在啟動。
但2013年,在承受巨大節能減排壓力的國內,可以擔當大任的“光熱發電”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值得反思。反觀國外,歐美市場政府都大力支持光熱發電項目,比如在電價支持政策方面,法國是0.30歐元/kwh,西班牙和葡萄牙為0.27歐元/kwh, 美國能源部對光熱發電的資金支持每年都高達5000萬美元,這些補貼政策有力地促進了光熱發電產業的發展。
據記者了解,國內光熱發電行業發展整體相對滯后,近幾年核準和在建的光熱發電項目屈指可數,之前已經核準過的項目也普遍陷入停滯或無力推進的狀態,等待成本下降或政府政策明確之時。
國內亟待出臺上網標桿電價
“光熱發電可以與傳統能源實現優勢互補,與頁巖氣、天然氣進行的聯合循環生產,應用前景還是非常巨大的。”中海陽集團董事長薛黎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但他認為,目前,首要解決的是國內電價政策問題。雖然光熱發電具有基礎、穩定、可調度等諸多其他類別新能源不太具備的優勢,但在電價缺失的情況下,卻無法進行經濟效益的測算,這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內光熱發電的發展步伐。“電價缺失”已經成為現階段制約我國光熱產業發展的首要因素。
近幾年,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新能源發展風生水起,其替代作用也逐漸明顯。國家在陸續出臺風電、光伏、生物質、天然氣等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后,光熱發電領域的電價政策一直未被提及。至今為止,光熱發電電價仍處于 “失語期”。
“無電價”已成為影響國內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最大掣肘。值得慶幸的是,有消息稱,相關光熱發電的上網電價已基本確定,將于近期推出,只要電價出臺,國內光熱市場規模化發展指日可待。
“從國外光熱發電的成功經驗來看,通過示范項目的形式能夠加快光熱產業的發展”,薛黎明如是說,但他也建議,在此過程中“切忌急功近利”。應該以技術為基礎,市場為牽引,質量為保障,有統籌和前瞻性的進行行業約束。
行業整裝待發卻“無仗可打”
值得欣慰的是,雖國內政策與商業環境未給光熱發電應有的重視,但光熱行業卻并未因此放棄發展。
圖:中海陽成都禪德光熱基地聚光鏡生產線
通過幾年行業不懈的努力,國內在光熱發電的關鍵設備制造、核心技術研發上獲得突破,部分企業已經具備了生產光熱發電設備與產品的能力。與此同時,部分核心部件達到了量產條件,國內太陽能光熱發電的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以中海陽集團為代表的光熱發電制造企業,在關鍵設備產品的生產——反射鏡產品已于2013年正式下線。在光熱發電槽式真空管和玻璃反射鏡生產的技術研發上獲得突破。并通過國際專業檢測機構的檢測認證,拿到了去實際項目中應用的“通行證”,同時打破了長久以來光熱發電行業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的技術壁壘,尤其是在光熱發電大型系統集成方面也已經取得相關經驗。
薛黎明建議,在光熱發電初期,盡量考慮到光熱發電產業未來良性的發展,政策監管與市場化運作緊密結合,不能自由放任,以“光伏產業”為鑒,少走彎道,使我國光熱發電成本有一個漸進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