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0評論 | 4206查看 | 2012-07-03 09:31:00
人算不如天算。
盡管有意上市的光伏企業都很“差錢”,但并沒有因此而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6月29日晚,中國證監會最新披露的IPO預備企業申報變動情況顯示,截至6月28日,又有兩家新能源企業上市折戟,它們分別是江蘇輝煌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和皇明太陽能。
此前,同在6月末的最后一周,原定于6月29日接受創業板發審委首發審核的廣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最終也因故未能上會。
而6月12日上會的創業板擬上市公司河南思可達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思可達光伏)的首發申請,也在當天遭到發審委否決。
包括上述6月IPO沖關失利的4家光伏企業在內,截至今年上半年,有意進軍國內資本市場卻被擋在門外的新能源企業累計已達10家。在余下的6家公司中,上機數控首發申請已被否;恒基光伏IPO申請中止審查;另有快可光伏、日地太陽能、天能科技及歐貝黎等4家公司首發申請則被終止審查。
IPO折戟
今年以來,在多達10家擬上市新能源企業IPO折戟的同時,僅河南裕華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寧夏日晶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家創業板公司成功過會;珈偉股份(300317.SZ)和日出東方(603366.SH)兩家公司成功上市。
截至6月28日,證監會最新披露的IPO預備企業申報變動統計也表明,目前仍有福萊特光伏玻璃集團、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中來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光伏企業在排隊過會,其狀態均為“落實反饋意見中”。
而此前剛于上周末宣布終止上市的皇明太陽能、輝煌太陽能原分別擬登陸主板、創業板上市,其主承銷商和上市推薦人分別為中信證券和中航證券。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太陽能光熱行業最早提出上市計劃的皇明太陽能來說,其上市之路是頗多曲折。公司最初曾計劃在海外上市,2007年8月放棄海外計劃,轉投A股市場上市。2010年1月,皇明太陽能公告稱已開始接受上市輔導,擬在A股登陸,但后因甘肅經銷商郭建琴實名揭發所引起的“偷稅門”事件,其上市計劃只好被迫暫停。2012年2月,皇明太陽能首次在IPO申報變動表中現身,不料在進入落實反饋意見階段后又被迫放棄。
對此,有知情人士認為,皇明太陽能折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公司雖然打著新能源的旗號上市融資,但公司卻有不務正業之嫌。目前,公司背后房地產業務卻已成為其最大的一項投資。在房地產面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公司上市前景自然不看好。”
此前,皇明太陽能已斥巨資在德州開發了中國太陽谷、微排大廈、蔚來城等一批酒店旅游、住宅等商業地產項目。
不過,對一早潛入其中的鼎輝、高盛兩大PE巨頭來說,可要大失所望了。早在2008年,上述兩家投行便投入一億美元巨資對其進行戰略投資。
“截至目前,國內包括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領域在內的整個光伏產業鏈均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因此,企業具備持續盈利能力與否成為能否順利通過新股發行審核的一大門檻。”業內人士稱。
新能源企業“過冬”
不可否認,如今在產能過剩、歐債危機、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以光伏行業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不得不提前“過冬”。
2011年度9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中就有6家報虧,全年累計虧損高達17.3億美元,而同期盈利的3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也大幅下降。
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另一光伏企業龍頭保利協鑫今年一季度生產多晶硅約12235公噸,較去年同期5927公噸增長約106.4%,但公司對外銷售的平均銷售價已從去年同期每公斤售價62.17美元急挫至今年一季度的25.98美元,降幅高達58.21%。
“自金融危機以來,多晶硅降價幅度已經超過95%,三氯氫硅價格也跌至4600元/噸,降價幅度超過60%。”廣發證券分析師韓玲稱,“目前,行業整合未見成效。光伏行業其他環節仍然處于難以盈利的狀態,短時間難以看到行業回暖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