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能源評論 | 0評論 | 5594查看 | 2013-11-15 09:54:00
“真揭短、真亮丑、真批評”“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這是時下流傳在領導干部中最多的感慨。
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解決黨內矛盾的一柄利器,往往在危機時刻,能起到立竿見影、力挽狂瀾的作用。在延安時期,我們用它解決了宗派問題,達成了空前團結;十一屆三中全會時期,我們用它解決了黨內生活問題,迎來了改革開放。
然而,這柄利器,絕不僅僅是解決黨內問題的殺手锏,對于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它都能起到披荊斬棘、治病救人的功用。特別是針對眼下處在危難時期的中國新能源行業,我們理應用好它,來糾正思想、端正態度、尋求發展。
淪失的政策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新能源政策有中國這么復雜。它們各自為政,又互相交叉,它們初衷良好,但后遺癥卻影響巨大。
中國新能源政策的最突出問題表現為:產業規劃的不合理、規劃內容的不細致、內容執行的不到位。以光伏產業為例,自“十一五”以來,國家多部委密集出臺了多達14部有關太陽能光伏的規劃,可這些規劃大多只設定目標,如:國務院通過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都將中國2015年的光伏裝機容量設定為21吉瓦,但都沒有具體規劃每年的裝機容量、新增裝機地區,以及分布式和并網式的比重。
“十二五”期間,關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規劃有3部,其中由工信部出臺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科技部推出的《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很多發展目標相差甚大,如2015年的上網電價目標,前者是低于0.8元/千瓦時,后者則是低于0.9元/千瓦時。
同樣的政策淪失在風電產業更為明顯。在諸多風電產業規劃中,其目標大多只有產能目標,沒有利用目標,很少涉及產業鏈的平衡問題,沒有考慮電網消納問題。其中,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目標與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的目標更是沒有任何關聯。
此外,國家層面風電的實際裝機容量遠遠超出規劃的目標,這種勢頭并沒有得到遏制。例如:河北地區目前已投產、核準和取得路條的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490萬千瓦,大大超過規劃中2015年達到1013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目標。諸如此類的問題,直接導致《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對風電發展來說成為一紙空文。
中國新能源政策的另一個突出問題則是:補貼的泛濫直接激發了地方政府的“沖動”,抑制了企業的創新能力。以風電產業為例,當增值稅轉型后,盡管地方政府不能享受到增值稅帶來的收益,但風電項目的招商引資還是能為當地增加GDP和就業機會等好處,因此其對項目審批更加放松,風電產能過剩就不可避免了。
同樣,這些補貼政策表面上看是支持風電產業降低成本,實際上卻演變為支持進口產品。特別是對于進口部件產品不但退還關稅,連“進口環節增值稅”也給予退稅處理,而國產部件卻要負擔增值稅。這種將國產與進口的大功率風電機組關鍵部件產品置于不同的稅賦環境的做法,不但違背了內外公平稅賦原則,對國內企業的自主研發動力也帶來了巨大傷害。
迷失的產業
“2013年,全行業和全產業鏈都無法盈利,這讓中國新能源業內的所有人都無所適從。”世界風電巨頭維斯塔斯中國區副總裁徐侃如是說。
中國新能源產業最突出的問題是:盲目的投機心理,造成了產能的大量過剩,從而形成了全行業對于產業發展的集體“誤判”。 結果正如國家能源局的一位官員所言,“中國的光伏世界第一,風電世界第一,但都只是裝機容量,而付出的代價則是國家大量補貼,投資和制造企業大量虧損,可以講,中國搞新能源效率是世界最低的。”
中國新能源的產能過剩,主要表現為:風電場的“棄風”與光伏發電行業的零部件產品大量銷往國外市場。以風電行業為例,雖然國家電網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接入風電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電網,截至今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經營范圍內的風電裝機容量已達6160萬千瓦,超過了去年全年的風電裝機容量,但由于部分地區風電開發規劃、建設時序不斷調整,風電項目規模和進度遠遠超過規劃,使得電網消納能力仍趕不上風電裝機增量。同時,部分地區核準風電項目時,重接入輕消納,且消納方向不明確。在蒙東地區,從2009年4月1日至6月12日,平均每兩天出現一次限風的情況,根據電監會《重點區域風電消納監管報告》,2011年,“三北”地區風電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907小時,同比減少266小時;棄風電量達1123億千瓦時,棄風率約16%,棄風電量對應電費損失約66億元。
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另一大迷失則是:核心技術的缺失與配套技術的重復研發或引進。在中國,無論是開發哪種新能源,其核心技術都是通過引進、購買或轉讓的方式得到。技術專利也大多在國外企業手中。國內設備制造產業核心技術匱乏,關鍵設備、零部件依賴進口。同時,某些新能源配套技術,重復引進和研發的現象時有發生。從政府角度,重復資助了一些科研項目;從企業角度,不同的企業重復購買相同的技術和專利,或是一個企業重復申請類似的課題。
在光伏領域,中國多晶硅行業經過多年努力,在技術層面有了重大突破,打破了此前由美、德、日等國壟斷生產的局面。但是,從整體上看,中國企業依然無法有效解決多晶硅生產過程中的高耗能與污染問題,致使中國不得不大量進口原料。僅以2010年為例,中國光伏企業從美國進口的設備和技術轉讓費就不少于30億美元,與中國對美國20億美元出口額形成鮮明對比。
同樣的例子,在風電領域一樣存在。相比10年前,中國風電裝備的技術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現在國產率已經達到了70%以上。然而,中國企業卻還沒有掌握風電的核心技術,據目前可見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向國外購買的風電技術專利、生產許可、技術咨詢服務費用總計4.5億美元。此外,在風電技術設備或技術研發時,還出現了不同企業引進或研發同一種技術的情形。以1.5兆瓦風機為例,至少有10家國內企業采用了國外的技術,有3家是自主研發,還有3家引進了沈陽工業大學的技術。
蹶失的企業
如果對比華銳風電與尚德電力,這兩家中國風電和光伏產業曾經的“雙雄”,你會發現他們的命運軌跡驚人相似。同樣的高速增長,令其迅速成為行業巨頭;同樣的涉足資本市場,讓其收獲高額回報并享譽全球;同樣的市場錯判,致其庫存高企、虧損嚴重、丑聞頻發;同樣的管理失衡,使其名落孫山、黯然褪去。
對此,國家應對氣侯變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感慨道:“這一代新能源企業家缺少自我反思,他們擁有所有中國企業家的優秀品質,也存在所有中國企業家的劣根性,他們不愛分享,利益獨占,喜好稱王稱霸,共同導致了今天的敗局。”
反思過往,中國的新能源企業普遍缺乏發展戰略,在當地政府、市場和資本的合力之下,它們往往迷失了方向,多線作戰分散了企業的資源。以曾陷入總額高達250億元的債務危局的太陽能巨頭江西賽維LDK為例,其在2006年至2012年,先后有十多筆巨額戰略投資,不僅沒有為企業帶來利好,反而成為其發展的巨大包袱。
與表面風光相對應,在技術研發層面,中國的新能源企業卻又喜好做跟隨者。在風電行業,中國的整機制造商往往扮演“組裝”而不是“設計制造”的角色,且一直處于跟風國際先進水平的狀態。當我們正在研制1.5兆瓦風電機組時,該機組已成為國際主流機型;當我們2011年把7兆瓦機型的相關技術作為科研項目申報時,三菱重工歐洲公司已經推出了7兆瓦海上風力發電機——SeaAngel,正式宣布進軍海上風電產業。
忠言是良藥,媚語是病源。批評可能會有辣味,但越辣反而越有味;批評可能會撕破臉面、傷及情面,但能觸及思想、嚴肅態度。如同一個患了病的人,需要的不是“吃糖”,而是“吃藥”。“吃糖”只能誤人害人,“吃藥”才能排毒治病。要知道,進步的動力來自較真碰硬、來自反躬自省、來自靈魂洗禮。只有敢于自我批評,才能排泄精神上的一切渣滓;只有接受他人批評,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因此,對待批評,不能抵制,而應視為一種提醒、一劑良藥,從而在揭短中補短,在亮丑中正容。
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