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雙碳目標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大規模部署勢在必行,同時用于解決光伏風電間歇性輸出難題的新型儲能技術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升。
在此背景下,已經歷首批示范項目實戰檢驗的光熱發電技術也正憑借可配置高性價比儲熱系統從而具備調峰屬性的優勢而獲得更多發展空間,一批包含光熱的多能互補一體化基地項目正在西北多地推進建設。
去年底至今,從國家到地方,一系列支持儲熱型光熱發電發展的相關政策接踵發布,按時間線整理如下:
一、國家層面
1、國務院:積極發展光熱發電,推動建立光熱光伏風電互補調節的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
2021年10月份,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通知》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方面指出,將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同時,《通知》在推進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方面則明確,要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其中包含推進熔鹽儲能供熱和發電示范應用。
2、國家能源局:優先推進含光熱發電等新型儲能示范的“一體化”項目
2021年11月1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推進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工作的通知》,強調鼓勵重大創新示范,要求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在確保安全前提下,以需求為導向,優先考慮含光熱發電、氫能制輸儲用,梯級電站儲能、抽氣蓄能、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新型儲能示范的“一體化”項目。
3、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揮光熱發電調節作用,完善支持光熱發電等調節性電源運行的價格補償機制
2022年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其中在完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運行機制——完善靈活性電源建設和運行機制分項措施方面提及太陽能熱發電,具體為:發揮太陽能熱發電的調節作用,開展廢棄礦井改造儲能等新型儲能項目研究示范,逐步擴大新型儲能應用;完善支持靈活性煤電機組、天然氣調峰機組、水電、太陽能熱發電和儲能等調節性電源運行的價格補償機制。
4、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十四五將推動光熱發電與風電光伏融合發展、聯合運行,因地制宜發展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
2022年3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要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方面,要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有序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集中式開發,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積極推進黃河上游、新疆、冀北等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積極發展太陽能熱發電。
在增強電源協調優化運行能力方面,將因地制宜建設天然氣調峰電站和發展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推動氣電、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光伏發電融合發展、聯合運行。
靈活調節電源方面,按照規劃,十四五時期將在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區推動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光伏發電配套發展。
5、國家能源局:2022年將積極探索作為支撐、調節性電源的光熱發電示范!
2022年3月29日,國家能源局官網發布了關于印發《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將積極發展能源新產業新模式,積極探索作為支撐、調節性電源的光熱發電示范。加快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建設方面,將扎實推進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中,建設光熱發電項目。
6、國家能源局、科技部:十四五將發掘光熱發電調峰特性,推動光熱發電在調峰、綜合能源等多場景應用
2022年4月2日,國家能源局、科學技術部對外印發《“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其中在先進可再生能源發電及綜合利用技術——太陽能發電及利用技術方面,提及太陽能熱發電與綜合利用技術,具體內容為:十四五時期,將集中攻關開展熱化學轉化和熱化學儲能材料研究,探索太陽能熱化學轉化與其他可再生能源互補技術;研發中溫太陽能驅動熱化學燃料轉化反應技術,研制兆瓦級太陽能熱化學發電裝置;將應用推廣開發光熱發電與其他新能源多能互補集成系統,發掘光熱發電調峰特性,推動光熱發電在調峰、綜合能源等多場景應用。
二、地方層面
1、青海省
2022年3月,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對外發布關于印發青海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青海光熱發電裝機計劃由2020年的21萬千瓦增長至2025年的121萬千瓦,年均增長41.94%。重點任務方面,十四五期間將示范推進光伏、與水電、光熱、天然氣一體化友好型融合電站,實現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安全穩定運行。
《通知》指出,推動兩個“一體化”工程建設。圍繞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試點示范,健全“多能互補一體化”“荷儲網源一體化”智能高效協調運行體系,支撐高比例清潔電力的安全可靠運行。結合水電、光伏、風電、光熱發電及各類儲能技術特性和技術特點,優化各類電源規模配比,確保電源基地送電的可持續性。充分發揮負荷側的調節能力,實現荷、儲、網、源的深度協同,培育用戶負荷管理能力,提高源網荷側調峰積極性。
2、甘肅省
2021年8月26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在建設綠色基礎設施方面,《通知》指出,要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發展,持續推進河西特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設,全面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及建設工作,推進光熱發電與風光電協同發展。
2022年1月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甘肅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按照規劃,到2025年甘肅光熱發電裝機計劃由2020年的16萬千瓦增長至2025年的100萬千瓦,年均增長44.27%。
針對河西走廊新能源重點開發區,“十四五”時期將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太陽能光熱發電等非化石能源電力,形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支持酒泉地區在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基礎上向特大型風電基地邁進,積極推進太陽能光熱發電無補貼發展,形成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儲能等融合發展新格局。
在資源富集、建設條件優越的敦煌、阿克塞、肅北、金塔、玉門、高臺、金川、民勤、古浪、景泰等地區謀劃實施“光熱+風光電”一體化項目,增強自我調峰能力,實現光熱項目無補貼發展。支持能源企業攻堅太陽能光熱發電關鍵技術,為全國大規模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奠定堅實基礎。
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22年3月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發布《服務推進自治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操作指引(1.0版)》,該操作指引明確了基礎保障任務路徑、煤電挖潛改造路徑、配套儲能推進路徑、新增負荷消納路徑、自備綠電保障路徑、多能互補協同路徑、關聯產業互補路徑等新能源項目建設7條推進路徑。
其中,配套儲能推進路徑是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通過自建、合建、購買調峰和儲能能力等方式,開展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建設的一種途徑。文件指出,該路徑基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發改運行〔2021〕1138號)文件精神:超過電網企業保障性并網以外的規模,按照20%(時長4小時)以上比例配建調峰能力的優先并網;自建合建調峰和儲能能力按照“企業承諾、政府備案、過程核查、假一罰二”的原則進行確定。
具體執行方面,據文件介紹,配置新能源規模=4小時以上時長儲能規模×4,如:建設10萬千瓦/40萬千瓦時(4小時時長)儲能規模,可配置新能源規模=10×4=40萬千瓦;建設10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可配置90萬千瓦光伏項目。同時,文件要求,儲能項目或儲熱型光熱發電項目應與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同步建成、同步并網。
4、內蒙古自治區
2022年3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動全區風電光伏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件要求建立多元化并網機制,并優先支持市場化并網消納項目。其中,自建購買儲能或調峰能力配建新能源項目細則提及光熱發電。意見指出,有新增消納空間的項目,可以采用自建、購買儲能或調峰能力配建新能源項目。通過新增抽水蓄能、化學儲能、空氣儲能、氣電、光熱電站等儲能或調峰能力,多渠道增加可再生能源并網規模。新增負荷年用電量應不低于對應新能源項目年發電量的80%,剩余新能源發電量占用盟市保障性消納空間。
2022年3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對外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規劃指出,擬建設高比例新能源電力外送通道,擬在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積極探索增量“風光(火)儲一體化”建設,規劃建設蒙西至京津冀±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等高比例新能源電力外送通道,優先利用新能源電力,優化配套儲能規模,新增外送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原則上不低于50%。結合柔性直流、儲能、光熱等技術發展,研究論證蒙西地區高比例新能源基地開發外送工程。
2022年4月,內蒙古能源局發布《蒙西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行動方案(1.0版)》(征求意見稿)》,文件提出:將有序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發展。發揮太陽能熱發電儲能調節能力和系統支撐能力,在阿拉善、巴彥淖爾、鄂爾多斯,布局建設長時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推動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光伏發電基地一體化建設運行,提升新能源發電的穩定性可靠性。到2030年,太陽能熱發電裝機規模達300萬千瓦左右。
5、四川省
2021年12月,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在構建多元協同儲能體系方面,決定指出將推進電化學儲能、飛輪儲能研發應用,探索壓縮空氣儲能,開展光熱儲能和氫儲能等示范應用。
6、寧夏回族自治區
2021年12月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將積極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示范工程、太陽能光熱發電+儲能和集中供熱一體化開發示范工程,探索開展廢棄礦井井下和井上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