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 0評論 | 4470查看 | 2013-11-07 14:19:00
從10月31日到11月2日,北京遭遇“三連霾”。11月2日,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天津等地也接連被霧籠罩,能見度不足1000米。
在來勢洶洶的霧霾背后,一個深刻的命題警示著人們——傳統以化石能源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否已到盡頭?
現狀:“亟需清潔化和低碳化的能源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日薄西山,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在威脅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生存,這些是愈發明顯的事實。”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文版序言中指出。
“2013年我國的大面積霧霾事件,究其原因在于燃煤和燃油的排放,由化石能源消耗過度所引起。”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說。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70%左右的城市空氣質量達不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霧霾天氣頻繁發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污染嚴重,一些城市灰霾天數達100天以上,個別城市甚至超過200天。在一些城市,呼吸新鮮空氣已經成為一種奢求。
在里夫金看來,人類已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呼之欲出:第一次工業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區、拔地而起的工廠;每二次工業革命催生了城郊大片房地產業以及工業區的繁榮;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會把每一棟樓房變成綠色建筑和微型發電廠。“在200年的工業化進程中,人類美化了地球,也損害了地球。據估測,以煤炭和石油為標志的化石能源時代終將過去。化石能源大量廣泛地使用,在創造了工業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日益嚴重的‘副產品’: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生態惡化。”在里夫金的筆下,第三次工業革命意義非凡。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綠色能源。”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指出。
雖然經歷了金融危機,但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出臺可再生能源方案,已成為不少國家政要的共識,歐洲已提出到2050年100%實行可再生能源方案。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武寅指出,中國能源不僅消費總量大,而且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為主的國家之一。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所占的比重在68%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8.4個百分點。業內人士還指出,每生產2500度電需要消耗1噸煤,而這一噸煤燃燒將產生24公斤的二氧化碳和30公斤的煙塵。
“我國亟需清潔化和低碳化的能源革命。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們走完了西方大多數國家花了200多年才完成的工業化歷程,出現‘未富超標’現象,如果不實現低碳能源,我國的能源回旋的余地很小。”李俊峰直言。
探索:“能源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生活”
“未來,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建立起一個像神經末梢式的分布式供電智能網絡,把普普通通的電網變成一種能源型的互聯網。成千上萬分散的建筑,每一個都是一個小小的發電站。數以億計的人們將在自己家里、辦公室里、工廠里生產出綠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聯網’上與大家分享,這就好像現在我們在網上發布、分享消息一樣。”在里夫金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新的生活方式。
這是人類的美好愿望,還是真的即將發生?
2013年1月25日上午,位于北京順義區北小營鎮水色時光小區的一棟聯排別墅格外顯眼——屋頂布滿了晶硅組件,房子前側一大半的玻璃也都換成了薄膜組件。前來參觀的人們紛紛熱議,不斷向主人提出各種問題,并輪流爬上屋頂查看情況。其實,他們都是為了見證北京地區首個個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順利并網。據悉,該項目并網總容量為3060瓦,電壓等級220伏,日發電量10千瓦時,發電全部上網……
這是北京一個普通人追尋光伏發電夢的起點。從這里,我們看到里夫金描繪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藍圖的雛形。
對此,劉燕華稱:“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每一個建筑物都是一個能源收集器,每一個建筑物都是能源生產單位,集電、熱、冷的采集和儲存為一體,實現網絡化的儲存與傳輸,這是一個重大的基本發展方向,這是一種基于智能化的能源網絡體系。”
目前,德國有100萬座新型建筑可自行生產綠色能源,很多綠色能源都由分布式小建筑產生。它們的投資回報在7至10年左右,邊際成本非常低。里夫金預計,從現在到未來十年,世界上數百萬的建筑物都會被改造、被升級,開始變成新型的綠色分布式供能的建筑。
“暢想一下,如果安裝5億千瓦的風電,10億千瓦的太陽能發電,3億千瓦的天然氣發電,煤炭的消費將減少15億噸,我們的天會變得更藍一些,水更清一些、土也更凈一些。”李俊峰感嘆道。
一個分散式供能的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難題:需要技術和體制的創新
不久前,里夫金第一次踏足中國。他說,如果中國在這里能夠不斷地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向整個世界展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可能性的話,我們會有足夠的時間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在劉燕華看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綠色能源需要五大支撐:第一是從化石燃料結構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第二是可再生能源的采集和收集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第三是可存儲的新能源基礎設施要進行全面的改造,第四是能源的神經網絡,也就是說智能電網要加速發展,第五是基于新型交通工具的物流網絡也要不斷形成。
在這個宏大的工程面前,中國的能源革命面臨很多課題。李俊峰認為,建設生態文明,需要技術、體制和機制上的創新,落實需要艱苦、長期的努力。在具體操作層面上,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事實上,中國已經開始行動,煤炭需求面臨多方面壓力——9月份,有關部門宣布將禁止在北京、上海和廣州新建火力發電站。新近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17年實現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到65%以下的目標。
在2013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開幕式上,北京市市長王安順表示,北京將全面實施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和相關產業規劃,推動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八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力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0%左右。
中國政府發布的能效目標預計,我國“十二五”期間煤炭的需求將在40億噸水平達到峰值,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在這一過程中將發揮關鍵的作用。
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在一系列研究后得出結論,預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燃氣聯產進入快速發展期,2020年占能源供應比重約3%。2015年風電規模達到1億千瓦,2020年有望達2億千瓦。光伏發電2015年規模或達千萬千瓦,電動汽車、新型儲能等逐步由試驗示范走向商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