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內蒙古將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建設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推動內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區向清潔能源大區轉變。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到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量超過火電發電總量,把內蒙古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新能源產業高地。
巴彥淖爾市風光資源豐富、土地承載能力優越,具備在自治區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資源優勢。巴彥淖爾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搶抓國家建設黃河“幾”字彎清潔能源基地機遇,大力發展光伏、風電、光熱等產業,培育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統籌推進實施風光清潔能源、“源網荷儲”一體化、電力外送通道等項目,努力建成千萬千瓦級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外送基地。培育制氫、儲運、加氫應用、燃料電池等氫能產業,打造風光氫儲產業集群。
按照巴彥淖爾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和舉措,巴彥淖爾市按下“快進鍵”,啟動“追風逐日”模式,在建設國家級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巴彥淖爾處處“好風光”
風機似白色森林,蔚為壯觀;光伏發電板像藍色海洋,熠熠生輝。無論是走進烏拉特草原,還是烏蘭布和沙漠,都會強烈地感受到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脈動。
在發展新能源方面,可以說巴彥淖爾處處“好風光”,具有較好的新能源資源稟賦條件。據了解,目前,全市風能總儲量約為1億千瓦,可開發風電規模在7000萬千瓦左右,資源富集地區年平均風速達8米/秒以上,風能穩定性好、無破壞性、開發價值高,是國內風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在太陽能方面,全市太陽能年總輻射約1637~1685千瓦時/平方米、年日照時數在3131~3360小時之間,太陽能資源量居全國前列。
依托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近年來,巴彥淖爾市搶抓國家能源戰略轉型機遇,集中精力做大產業規模,引進了國家能源、國電、華電、中電投、中廣核等60多家企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截至2021年11月,全市電力總裝機761.7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規模533.5萬千瓦,占全市電力總裝機70%,新能源裝機占比居自治區第一位,遠高于自治區約34%的水平。2021年1~11月,全市發電量218.79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量123.22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56.32%。
“風光無限”逐夢前行
如何建設清潔能源基地,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市第五次黨代會已經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思路、提出了要求。巴彥淖爾市正在科學統籌風光資源高效綜合利用的產業規劃和項目布局,超前謀劃“源網荷儲”全產業鏈招商,積極對接上下游名企名商,重點引進建設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前端裝備制造及后端運維服務項目,加快推動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
在具體工作中,巴彥淖爾市將從不斷優化電力供給體系出發,推動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與儲能蓄能、電網設施科學布局發展。推進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開發利用,持續推動儲能、抽水蓄能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和規模化應用,提升新能源電力質量和消納利用水平。積極促進儲能、氫能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加快推動儲能、氫能規模化發展。充分利用已有光熱示范項目經驗,積極推動新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建設,探索太陽能光熱發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優化電網架構,加快推進變電站擴建和新建進度,確保新能源項目和電網工程同步建設,保障新能源項目順利實施,助力自治區提早實現“兩個率先、兩個超過”發展目標。
巴彥淖爾市還將突破傳統能源產業路徑,從全產業鏈要效益,推動清潔能源消納與重點產業融合發展。緊緊把握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要求,充分利用該政策對我市發展的促進作用,推動新能源產業從單一發電賣電向全產業鏈發展轉變。積極發展柔性負荷,建設和推廣氫能、清潔能源供暖、電動汽車等具備一定調節能力的柔性負荷,通過需求側調峰,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納。
同時,巴彥淖爾市將牢記建設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使命,樹牢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理念,推動清潔能源產業與生態環境治理統籌實施。加強可再生能源與生態環境融合發展,利用有機廢棄物資源集成技術,有序推進有機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提高農村有機廢棄物利用價值。采用“多能互補、源網荷儲、虛擬電廠”等先進技術理念,結合園區可再生能源替代、火電靈活性改造、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開發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動黃河“幾”字彎清潔能源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