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國際能源網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光伏產業論壇(CPIF)在北京希爾頓逸林酒店盛大召開。會上,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趙太平主任做了主題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的演講。
“十三五”期間,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其中在能源利用這塊,光伏、水電、風電、生物質能等裝/機容量都達到世界第一;在能源消納方面,提前一年實現了95%的利用目標。
趙太平指出,2019年,風電、光伏裝機容量突破了2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總發電量超過2萬億度,風電成為第三大電量主體。總體來說,目前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占比大概是8%左右,我國的主要電源仍以火電為主,發電量占比接近70%。
他接著說到,“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電、光伏從有補貼逐漸向平價過渡,新能源成本大幅下降,光伏的多元化發展趨勢非常明顯,特別是分布式光伏,從2015年到2019年裝機容量有10倍的增幅,而新能源目前還是以本地消納為主,但是隨著新能源的比例逐漸擴大,消納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但是可再生能源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趙太平表示,目前在能源轉型中,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例大概占了28%左右,與全球平均水平相當,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在發電量增量方面,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量目前占到總發電量增量的76%,非水是65%,我們國家總體是37%,非水更少,只有20%。因此,他表示,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其他的(包括生態環境等)方面協調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大,同時還要加大降本空間,以促進可再生能源更大發展。
趙太平表示,要加快能源轉型,要實現2030年達峰,實現在2035年能源消費總量進入平臺期,消費總量控制在60億噸標準煤之內,化石能源消費在2029年之前要達峰,2029年以后,所有能源消費增量由非化石能源替代,“十四五”非化石能源必須要加速發展。
趙太平還表示到,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首先是要節約和提高能效,降低總體的能源消費總量。其次,結合我們實現碳中和的方式,碳減排、碳捕捉和碳匯依然是很重要的方式,其中主要是非化石能源來替代化石能源。最后,他表示,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大概75%左右,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60-80億千瓦,我們仍然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對此,針對“十四五”期間或者是今后“十五五”期間總體思路,趙太平提出“五個并舉”,分別是集中式和分布式/分散式并舉,陸上和海上并舉,就地利用與跨省外送并舉,單品種開發和多品種協同并舉,單一場景和綜合場景并舉。
最后,他提出我們還需要關注三個大問題,分別是要關注國土空間的規劃;第二要關注新型電力系統;第三要關注創新和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