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周末 | 0評論 | 3860查看 | 2013-05-17 14:15:00
盡管中國節能與新能源的金融化進程剛剛起步,但對于處于“技術等待期”、缺乏多元融資渠道的整個行業來說,這無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金融創新意味著流向新能源領域的金融和私人資本得以開閘,等待資金激活的新能源項目得以開工。
12219億的機會
2013年初,在美國投行Pacific Crest Securities(太平洋頂峰證券)工作了5年的劉文平辭去了其美股研究部副總裁的職務,開始創業。他看中的機會是未來幾年中國新能源領域巨大的融資業務需求。
這家剛剛成立的公司名叫瀾晶資本,是國內第一家專門為太陽能相關行業提供融資方案的財務顧問公司。劉文平希望通過設計金融產品、創新擔保方式等方法,打通新能源產業與金融資本之間的通道。
“十二五期間,中國僅在太陽能一個行業完成35GW裝機目標就至少需要3000億元資金,這么多錢不可能全靠銀行融資,這為其他金融創新提供了巨大空間。”劉文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過去半年,不僅是個人創業者,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型金融機構也發現,節能與新能源領域的金融需求在迅速增多。興業銀行可持續金融部門的研究員李承曦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自從2012年12月興業銀行決定將合同能源管理(EMC)融資產品由試點“升級”成標準化產品后(即將合同能源管理合同項下的未來收益權質押做成擔保品,從而有效緩解節能項目融資難問題),提出融資需求的客戶已經達到幾十個。
北京國際信托首席風控官幸宇暉同樣發現,近期EMC項目的融資需求迅速增大,而這對信托來說同樣是個“非常大的機會”。感到興奮的還有證券公司,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國內多家券商都正在探索節能和新能源資產的證券化,這種將節能或新能源資產做成資產池,再以該資產池所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撐在金融市場上發行有價證券融資的新型融資方式,將有助于盤活節能和新能源資產,降低融資成本。
4月1日,一份由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與氣候組織在京共同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融資策略》報告指出,到2015年,中國將面臨12219億元的氣候資金缺口,相當于2015年中國GDP總量的1.88%。這意味著政府需要投入更多公共財政,同時也為金融市場和民間資本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
參與報告撰寫的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遙說,目前中國節能與新能源的金融化進程剛剛起步。“除了銀行、風險投資、上市等常用的融資手段外,多家金融機構都在探索金融如何與節能與新能源領域相結合,包括保險、債券、證券化、融資租賃、衍生品等等。”王遙說。
全球在行動
節能與新能源的金融化趨勢不僅出現在中國。
“最近我們的確看到,各國都開始出現新的金融工具,都開始尋找新的案例。”氣候組織大中華區總裁吳昌華說,完善的金融體系和立法保障已使該行業在歐美金融市場上逐步走向主流。
2013年3月19日,美國能源部(DOE)下屬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宣布成立“太陽能進入公共資本”工作組(Solar Access to Public Capital,簡稱為SAPC),旨在推動太陽能光伏發電資產的證券化。
此舉很大程度源于2012年12月29位參眾議員對總統奧巴馬的致信,這些參眾議員呼吁聯邦政府應在美國能源戰略中優先考慮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與業主有限合伙制(MLPs)這兩種金融手段。
上述兩種模式一旦試驗成功,或意味著大量流向新能源領域的金融和私人資本將得以開閘,更多等待資金激活的新能源項目將得以開工。在《紐約時報》一篇名為《如何使可再生能源更具有競爭力》的專欄文章中,斯坦福大學Steyer-Taylor能源政策和金融中心的研究人員進一步測算出,上述兩種金融創新將使新能源的融資成本降低80%。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目前加入到SAPC工作組的新能源企業和金融機構已增加到五十多家,包括花旗銀行、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貸。SAPC希望集合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同行力量,推動新能源資產證券化。在中國,2013年3月,上海證券聯合SOLARZOOM光伏太陽能網率先推出了資產證券化的業務,試圖吸引更多中國中小型投資者投資新能源。
過去一個月,兩家商業模式與上述兩種金融創新類似的公司已經在美國與英國成功上市,美國漢農阿姆斯特朗公司(Hannon Armstrong Suainable Infrastructure Capital,簡稱HASI)專注于為節能與新能源產品提供融資;英國Greencoat基金公司則專注于收購投入運營的風電資產,后者成為英國迄今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大的IPO。
市場化融資大勢所趨
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能、新能源與金融資本的結合,這與全球綠色浪潮所處的階段有關。
如今,節能與新能源產品的制造業已經相對成熟,甚至風電、太陽能產品還出現了相對過剩。一家從事清潔技術投資的投資人用“技術等待期”來形容眼下的局面。隨著節能與新能源產品的應用不斷深入,人們的注意力開始從技術創新逐步轉移到金融創新。
在中國,金融創新趨勢的漸起跟官方有意改善氣候融資結構的意圖有關。根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融資策略》報告,近年來,隨著國際氣候資金供應減少,使得國內公共財政資金正發揮主導作用。國際上,國際氣候融資的主要力量則是民間私人資本。據統計,2011年全球氣候融資中私人資金占2170億美元,是公共資金總量的10倍。
“未來氣候融資的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焦小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目前清潔基金積極推動政府市場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促進市場創新融資多樣化,便利社會資金的進入。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步放開也使這一趨勢得到進一步加強。3月15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提出“企業應收款、信貸資產、信托受益權、基礎設施收益權等財產權利,商業票據、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商業物業等不動產財產”等均可作為可證券化的基礎資產。
這意味著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終于正式開閘。此前,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資產證券化被證監會視做謹慎對待的對象。
受此政策鼓勵,多家券商正在研發將能效服務、風電場和太陽能電站等資產的收益權做成證券化產品。此舉不僅將受到缺錢的項目業主的歡迎,從事該業務的券商也能從中賺取利差。由于該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購買上述金融產品的投資者或將承擔一定風險。
金融機構觀望,成熟還需多“熬”
還是4月,韓國進出口銀行(KEXIM)發行了亞洲第一只“綠色債券”,5億美元綠色債券一上市,投資者們便趨之若鶩,需求量是供應量的三倍多,達到18億美元。投資者的追捧被媒體評價為“標志著投資者對中國及其鄰國的污染和氣候項目的興趣日益增長”。所謂“綠色債券”,是一種專為清潔能源等氣候友好項目融資的金融工具。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報告中說:“今年將成為綠色債券創紀錄的一年。對綠色債券的認購超額確實存在,綠色債券都供不應求。”2009年,世界銀行發行了第一期綠色債券,并且至今仍是最大的發行者。發行過綠色債券的還包括歐洲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
然而,國際上的樂觀卻在中國遭遇了困難。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行業人士透露,此前中國一家大型銀行也試圖發行首批“綠色債券”,最后卻以失敗告終——在污染問題更為突出的中國,投資者似乎對此并不那么感興趣。
事實上,目前大多數金融機構對能效和新能源領域的各種金融工具研發處于觀望階段。
北京國際信托公司首席風控官幸宇暉接觸綠色項目已有七八年時間,她感觸最深的是金融機構對綠色項目的風險認知存在障礙,“金融界和環境、能源界互相不明白對方在說什么,有點像是雞同鴨講。”幸宇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中國現在急需跨行業的環境金融人才。
對金融機構來說,導致其在節能和新能源領域猶豫不決的還有中國新能源政策的不確定性,這是更為根本的障礙。劉文平說,由于可再生能源法沒有得到落實,風電和太陽能電站遭遇的“限電”和補貼拖欠等問題讓電站資產的價值大打折扣,甚至,很多銀行并不認為電站資產“有價值”,這導致證券化后的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