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行業組織Fraunhofer研究所發布的2019年德國電力生產年度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46%,比2018年提高5.4個百分點。這是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顯著增長
Fraunhofer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德國發電總量為5156億千瓦時。其中,風力發電量達到1272億千瓦時,占發電總量的24.67%;生物質發電為444億千瓦時,占比8.5%;太陽能和水力發電量分別為465億和192億千瓦時,占比分別達到9%和3.8%。上述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合計達到約2374億千瓦時。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化石能源發電量出現大幅下滑。Fraunhofer研究所統計結果表明,2019年,德國燃煤發電量為1509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總量的29%,比2018年下降9個百分點。其中,褐煤凈發電量為1022億千瓦時,比2018年下降了22.3%;硬煤凈發電量為487億千瓦時,比2018年減少了237億千瓦時,降幅達32.8%。疊加541億千萬時的燃氣發電和少量燃油及垃圾焚燒發電,2019年德國化石燃料的凈發電量約為2070億千瓦時,首次低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量。
碳排放量同步降低
得益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的不斷提升,根據德國“Agora能源轉型”智庫最新發布的報告,德國2019年的碳排放總量降低至8.11億噸,同比減少5000多萬噸,與1990年碳排放水平相比,減少約35%。
該智庫的報告指出,碳排放權價格的上調也同樣促進了碳排放量的下降。
據悉,德國將從2021年起啟動國家排放交易系統,向銷售汽油、柴油、天然氣、煤炭等產品的企業出售排放額度。根據2019年10月德國聯邦政府通過的對燃油、取暖油和天然氣的二氧化碳定價法案,2021-2025年間,德國二氧化碳排放價格將由10歐元/噸逐步上升至2025年的35歐元/噸。2025后,碳排放價格將由市場決定,上限為60歐元/噸。
近日,德國聯邦政府就碳排放權定價問題與各地方政府進行了新一輪談判,并最終達成一致。碳排放交易所獲收益將部分用于補貼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降低可再生能源電價。
轉型仍存巨大壓力
按照德國聯邦政府提出的“能源轉型”計劃,到2030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需達到65%,碳排放量較1990年需減少55%。
雖然2019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進一步提升,碳排放量也處于下行空間,但“Agora能源轉型”智庫負責人、電力市場分析師帕特里克·格賴興表示,當前,德國風電的擴張勢頭已大幅減緩,并計劃在2022年前后徹底退出核電的開發利用,因此,德國未來10年的能源轉型依然面臨巨大壓力。
在核電領域,德國的“退出”腳步顯而易見。2019年12月31日,德國電力公司EnBW宣布,已經連續運轉35年的Philippsburg2號反應堆正式下線。至此,德國全境僅剩6座在運核反應堆,并計劃在2022年全部關停。
根據Fraunhofer研究所的統計數據,2019年,德國核電發電量為711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13.8%。
另一方面,隨著德國新版《可再生能源法》于2017年正式施行,風電上網電價的補貼額度從最初的統一制定改為由聯邦電網署組織競標確定,即不同項目各自報價,根據中標電價確認補貼額度。
補貼方式的改變,使德國風電特別是陸上風電開發出現大幅下跌。2019年上半年,德國新增風電裝機僅290兆瓦,同比大幅下滑約80%,達到近20年來的最低點。德國聯邦風電協會相關負責人埃爾貝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2019年,聯邦電網署對風電進行了五次共計3175兆瓦的招標,但僅有1337兆瓦項目最終成交。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能否填補核電退出帶來的電量缺口呢?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PeterAltmaier曾在2019年初公開表示,德國可能仍需保留部分燃煤發電機組,直至2030年才能抵消核電退出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