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京召開《2018-2019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發布會。在場媒體針對新一年用電需求走勢、火電發展面臨的形勢等問題進行了提問,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對提問進行了權威分析和解答。
去年在經濟總需求擴張走弱、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為何電力消費增速卻在加速,彈性系數超過1,創下近年來的新高?
電力作為重要的生產和生活要素,和經濟的關聯性要從兩方面來看。
從宏觀經濟來看,多年用電量的增長和GDP的增速基本一致。2018年各季度GDP同比分別增長6.8%、6.7%、6.5%、6.4%,相對應各季度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9.8%、9.0%、8.0%、7.3%,GDP和用電量增長走勢基本一致。
但用電量只是影響經濟的因素之一。2018年用電量同比增長達8.5%,用電量增速超過GDP,這是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占比提高、終端能源消費清潔化的一個體現。
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中,一般工商業電價的降低促進了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長,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也給用電量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具體來看,一產用電量同比增長9.8%,保持穩定。二產用電量同比增長7.2%,其中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增長迅速,成為用電量增長的穩定劑。三產用電量同比增長12.7%,在近三年維持了高速增長。
另外,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長23.5%,繼續延續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勢頭,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速均超過60%。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用電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結構性調整,產業從低端向高端、從傳統向新技術的轉變,在用電量上的反映愈發明顯。
從社會進程來看,隨著城鎮化建設、城鄉電網改造的持續推進,電氣化水平得到提高。如今,電費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越來越低,這提升了冬季采暖負荷和夏季降溫負荷。此外,電能替代的推進對GDP貢獻有限但對用電量的提升作用明顯。
從用電量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無論是總量還是結構都在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和優化。
2019年,火電行業發展將面臨怎樣的形勢,是否有可能扭轉虧損局面?
火電在過去、現在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主力電源。但任何事物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清潔發展的理念下,煤電的發展要符合國家能源和電力戰略的調整的需求。
當前,為了優化能源結構,給與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更多的上網空間,一方面擠占了煤電利用小時數,另一方面煤電還要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起到調峰作用,這是煤電發揮社會作用和大局意識的體現。
同時,煤電自身產業也遇到了一定的問題。購買煤炭占據煤電成本的70%左右,電煤價格目前仍然處于高位。預計2019年火電發電量增長5.5%左右,發電量增量相對2018年將有大幅收縮,火電新增裝機容量將達到11.8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59%,比2018年底降低一個百分點左右。
目前火電機組的靈活性改造進展如何?存在什么問題,如何解決?
國家制定的《 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改造煤電靈活性項目2.2億千瓦,從現在的執行情況來看低于規劃預期,改造容量相對滯后。同時,各個地區改造情況差異較大。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術方面的,比如電廠改造是否具備相關條件;也有市場機制方面的。煤電改造實際上是服務于整個系統、服務于新能源消納的,如果沒有一個合理補償辦法,煤電企業改造的積極性難以保障。因此,關鍵還是要制定相應政策,盡快完善輔助服務補償機制。
改造成本、參與輔助服務等都影響煤電企業效益,同時頻繁調節必然增加設備運維成本,因此需要一個平衡機制和辦法對煤電企業進行補償。目前國家能源局在對煤電靈活性改造和電力輔助服務等方面已有相關部署,但補償的力度仍然不夠,往往無法平衡煤電企業深度調節帶來的經濟影響,需要進一步通過市場化的辦法保證煤電企業的收益,從而實現煤電機組的靈活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