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為繼的可再生能源補貼模式,迫使能源主管部門加速風電、光伏平價上網。
9月13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征求《關于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意見的函。
根據《通知》,各地區要認真總結本地區風電、光伏發電開發經驗,結合資源、消納和新技術應用等條件,組織開展平價上網和無補貼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在符合本省(區、市)可再生能源建設規劃、落實接網消納條件、符合有關監測預警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自行組織實施,國家能源局不再對此類項目實施年度建設規模管理。
補貼退坡提速
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與補貼缺口逐年拉大,國家能源局自去年開始逐漸加快風電和光伏補貼退坡。去年5月25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能源主管部門遴選1—2個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報備國家能源局。河北、黑龍江、甘肅、寧夏和新疆共計上報了13個項目,總裝機容量70.7萬千瓦。這些示范項目上網電價按當地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執行,所發電量不核發綠色電力證書,在本地電網范圍內消納。
而近兩年由于光伏發電裝機呈井噴式增長,近乎失控,“5·31”新政直接暫停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要求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要國家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但新政也同時提出,鼓勵各地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各類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之所以逐年擴大,主要原因在于可再生能源總量目標制度并未落實。
按照這項制度,國家能源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全國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中長期總量目標,地方能源主管部門根據總量目標編制本地區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但由于總量目標制度缺乏強制約束力,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拉動相關產業、擴大投資的考慮,風電、光伏實際裝機遠超國家能源局下達的建設規模。以2017年光伏裝機為例,國家能源局下達的全國光伏電站新增建設規模為2240萬千瓦,但實際當年新增裝機卻達到5306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在解讀光伏“5·31”新政時指出,光伏發電的發展重點要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推動技術進步上來,要著力推進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這是今年及以后一段時期光伏發電發展的基本思路。
減少補貼依賴、推動技術進步也是未來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的基本思路。過去數年間,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飛猛進,但消納與補貼不足問題隨之而來,并且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要解決上述問題,只能依靠提高行業自身競爭力,盡管這一過程并不容易。據了解,目前光伏組件企業絕大多數處于虧損狀態,與此同時,也有企業在積極布局PERC等高效電池技術,希望借此形成技術優勢。
海上風電承壓
相比于光伏,剛開始提速的海上風電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江蘇、福建和廣東等沿海省份紛紛擴大海上風電建設規模。受競爭性配置政策影響,上述省份也在加快海上風電項目核準,希望爭取到近海淺水區0.85元/千瓦時的標桿電價。
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以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方案要求,從2019年起,各省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
根據廣東省發改委公布的《關于海上風電、陸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意見》,其競爭性配置指標及標準包括企業能力、設備先進性、技術方案、已開展前期工作、接入消納條件和申報電價,前四項總分值為60分,而申報電價分值在40分以上,在一定的降價幅度內,申報企業獲得相應加分,該項不設最高得分。這也就意味著后續新增海上風電項目的取得主要取決于電價競爭,項目收益率將可能出現下降。
有業內人士表示,競爭性配置將起到引導作用,通過技術進步、完整的產業配套和一定的競爭,讓海上風電的成本下降到一個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