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電網負荷雖然連續4次創歷史新高,但電網整體運行平穩。這與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從電網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服務等全方位打造智能電網不無關系。北京電力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創新應用國內首套“一體雙核”配電自動化系統、智能巡檢裝備、智能服務平臺等先進技術,首都核心區、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等重點區域范圍電網實現精準運維管控,供電可靠性超過99.9999%。
眾所周知,智慧城市的高效運轉離不開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可謂智慧城市的“主動脈”。隨著近幾年北京智能電網的不斷建設完善,國網北京電力已率先建成世界最高標準智能電網示范。
打造世界高端智能配電網示范
北京城市副中心示范工程幾乎涵蓋了北京電力智能配電網的方方面面,世界一流高端智能配電網在城市副中心拔地而起。
為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今年能順利搬遷,電網配套工程早已提前完工,這是目前我國最先進的智能城市配電網。北京電力采用的先進供電方式保證每個開關站有來自3個不同方向的電源,供電可靠性超過新加坡和巴黎兩個城市,供電可靠率達99.9999%,年均停電時間可小于21秒。
國網北京電力副總經理賴祥生向記者表示:“不到兩年半時間,北京電力提前完成了含主配網建設、電力遷改在內的全部配套電力設施建設任務,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示范區打造了世界一流網架結構,選用了世界一流的高端設備,建成了創新應用10余項國際頂尖電網技術的世界一流高端智能配電網示范區。”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核心區的地下綜合管廊為例,這里集合了水、氣、電、熱等市政管線,電力艙是其中一部分。“電力艙的結構經過特殊設計,使用年限可達100年;電力艙里配置了自主研發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載人巡檢設備,徹底解決搶修物資運輸困難、電力艙人工巡檢勞動強度大等問題;每條管廊均配置巡檢及滅火機器人,巡檢機器人具備紅外測溫、可見光視頻實時監控、有毒氣體超限報警等運行情況及環境情況實時監測功能。”國網北京通州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尚博介紹。
去年全面啟動的北京新機場配套電網建設工程更是突出了“智慧工地、綠色工地”的理念。以新機場內張華變電站建設為例,在輸變電設備選型、建設安裝、工程管控等多個環節都采用國內最先進技術。北京電力引入了變電站主體裝配式鋼結構設計建設,依據變電站設計方案,從工廠生產主體鋼結構,運輸到現場進行拼裝,與普通混凝土結構安裝相比,可節省近2個月建設周期,并大大降低現場揚塵。同時,在電力行業首創“智慧工地”管理手段也應用在張華變電站施工建設中,通過可視化、信息化、移動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智能管控施工進度。譬如,可以通過“視頻監控模塊”,實時跟蹤施工現場作業動態、安全措施落實、腳手架搭設等重點環節,保證關鍵節點施工質量。
“我們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陸續投運了圖像智能識別技術的輸變電智能防控系統、智慧工地系統,目前已覆蓋了北京42座變電站、平原地區全部輸電線路和全部在施的工程現場。”國網北京電力建設部主任蔡紅軍介紹。
在2022年冬奧會配套電網建設中,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該工程建成后將實現張家口地區的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送入北京北部電網,對于推動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踐行服務北京低碳綠色冬奧會等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和戰略意義。
首都核心區供電可靠率將達99.9999%
2014年,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明確了北京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奮斗目標,強調要著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2015年,中央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進一步確立了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
大發展、大變革、大提升,北京電網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北京電網是典型的城市受端電網,70%左右電力來自外送,為提升供電能力,“十三五”期間,北京將依托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規劃,新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7個外受電通道,全部建成后北京電網外受電能力將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倍。
如何保障北京如此多的電網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如何保障綠色優質電能傳遞至千家萬戶?加速北京電網智能化水平是根本出路。
“智能電網具有提高能源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提高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減少電能損耗等多個優點。北京電網智能化建設起步于90年代,最開始是在電網輸變電設備方面,開發應用了調度自動化、輸變電設備自動化系統;2000年,北京電力開始提升配電網智能化水平,陸續在配電網應用自動化設備;到2016年,我們制定了智能配電網建設的三年發展戰略,加快對配電網的全面升級改造;今年,我們建成了目前國內信息處理能力最強的‘一體雙核’配電自動化系統,投運配電自動化終端4.5萬臺,全面支撐配電網調控運行、生產運維管理、狀態檢修、缺陷及隱患分析等業務開展。”國網北京電力副總經理劉潤生介紹。
在北京電力“一體雙核”模式運行下,如果某條供電線路發生故障,系統能夠立即定位故障區段,通過秒級的運算過程,計算出最佳解決方案,遠程處理故障,快速恢復供電,相比過去人工排查的方式,效率提高了幾十甚至上百倍。
而從去年開始,北京市四環內及各區縣城區配電自動化覆蓋率100%,2018年年底前,將實現全市區域配電自動化覆蓋率100%、功能投入率100%。也就是說,北京城區配電網一旦發生故障可智能“自愈”,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干預,全部由智能系統自動完成,故障平均處置時間也由以往的小時級提升至分鐘級。到2020年,首都核心區供電比肩世界先進水平,可靠率將達到99.9999%。
僅今年汛期以來,北京電力積極開展智能電網信息融合探索,自主研發的電網氣象災害精準預警系統就已成功預測積水、山洪、雷電、大風、冰雹等極端天氣198次,累計對336座變電站,896條輸電線路發布預警清單,預警預測效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國網北京電力安全監察質量部應急管理處處長仇晉介紹,通過衛星、雷達、氣象站等多源數據分析,實現精準預報預警的先進技術,在時間維度上可以按照提前4小時至72小時發布預警,在地理上可以精細到1千米網格,對北京電網所屬的500余座變電站及2萬余座線路桿塔,實現“精確到一棵電桿”的天氣預報及災害預警。
智能平臺提升“惠民”服務
建設國際一流電網,其中包括兩個概念:一是電網堅強,二是客戶體驗。北京電力除了電網建設、運營處處體現智能外,其高標準智能電網示范還體現在電力營銷服務方面。
近年來,北京電力新推出的“互聯網+電力營銷服務”智能互動平臺,標志著北京地區電力服務從線下向線上全面升級,市民在申請購電、報修、報裝等電力業務時均可登陸“掌上電力”APP等平臺實現在線辦理。
據悉,截止目前,國網北京電力已完成了北京833萬具智能電能表的免費更換工作,在此基礎上為全面提升客戶購電服務體驗,北京電力構建了“互聯網+購電”服務平臺,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掌上電力”APP、微信、支付寶等多種網絡渠道便捷購電。北京電力搭建的“實體收費網點”與“電子化收費渠道”互補的交費模式,實現了電力營業廳、銀行柜臺、自助終端、網上銀行、電費充值卡、有線電視、支付寶7類交費渠道。目前,北京市全市購電網點已拓展至2萬余個,城鎮地區基本實現“十分鐘交費圈”。
“北京的改革舉措在獲得電力指標評價體系中已經達到了前沿指標水平,有些改革舉措甚至超過了前沿指標。”不久前,前來中國進行營商環境數據采樣的世界銀行集團全球指標與分析局代理局長麗塔·拉馬略女士表示。
據了解,北京電力智能系統的應用還惠及數千小微企業。北京電力在全國實現了“三個率先”,即率先將世行調研對象與國務院扶持小微企業政策相結合,率先將低壓接電容量由100千瓦提升至160千瓦,率先推出小微企業低壓接電“三零”服務(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截至8月底,已為9598戶小微企業提供“三零”服務,接電環節由6個壓縮至2個,平均接電時長由141天降低至5.09天,累計為客戶節約投資3.01億元。
而為客戶提供“一次都不跑”的服務背后,正是依托北京電力互聯網的高科技手段,以及強大的后臺數據支撐。“針對‘三零’服務,我們提出‘零距離’的概念,客戶‘一次都不跑’,用電報裝、繳費、報修,在掌上電力APP上均可完成。在后臺,我們開發應用PMS系統、營銷信息系統、勘察設計一體化系統、供電服務指揮平臺等大數據處理分析手段,全面實現全線上業務辦理,大大減少客戶辦理業務時長。”國網北京電力營銷部副主任魏妍萍介紹。
國網北京經研院黨委書記夏泉表示:“隨著近幾年一批北京智能電網重大項目建設投產,智能電網的優勢已被充分凸顯,目前,以信息通信平臺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包含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環節的北京現代智能電網已經初步建成。未來智能電網將朝著更加智慧化的方向不斷探索和發展。”
劉潤生對記者表示,隨著物聯網和云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未來北京電網將在設備互聯互通、狀態感知、信息交互方面加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而對于電網企業來說,更有效地優化資產配置、提高運維效率、自動優化控制,獲得用戶良好體驗,是智能電網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