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能源網 | 0評論 | 4351查看 | 2018-08-22 08:54:00
8月19日晚,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電力”)發布公告稱,8月17日,公司與國源時代煤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將轉讓間接持有的全資子公司華潤煤業,及華潤煤業旗下三家煤炭企業的股權及下屬所有煤礦。
值得注意的是,華潤持有的這四家公司股權,轉讓價僅為人民幣1塊錢!接盤的國源公司,是2016年成立的中央企業煤炭資源整合平臺公司,其主要使命就是配合落實中央企業化解煤炭過剩產能。
曾經以煤炭產業為主的華潤電力,如今為何將自己的“老本行”如此廉價地剝離出去?“去煤化”之后,華潤的未來又將如何發展?此次轉讓,又是否意味著今年央企煤炭資產重組整合將再進一步?
一塊錢就買到百億資產?
華潤煤業成立于2012年,注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是華潤電力主要煤炭資產的持股公司,持有華潤聯盛51%權益、山西華潤75.5%權益、太原華潤24.99%權益。
截至2017年底,這三家公司合計總儲量為12.04億噸,共有礦井23對。其中,生產礦井8對,產能720萬噸;基建/緩建礦井5對,產能480萬噸;去產能礦井10對,產能540萬噸。截至2017年底,三家公司共有員工8267人。
華潤電力為何僅以1元價格轉讓?國源公司僅以一元收購產能如此之高的華潤煤業,豈不是賺翻了?
實際上,此次轉讓的華潤煤業及旗下三大核心煤企更是虧損頻頻,三大煤企目前資產凈值皆為負,一直存在著因股權多遠、債務構成復雜,面臨著債務分割難、處置難的問題。本次轉讓中,國源公司還需償還還華潤電力110億元人民幣股東貸款,首期支付額度為人民幣60億元,須于管理權移交的同時完成支付。
事實上,華潤煤業走到今天,與國務院國資委推動的央企加大煤炭去產能大環境分不開,華潤只不過是央企剝離煤炭業務的眾多案例中最新的一例。在日子好過時一窩蜂殺入進入煤炭,如今潮水退去,華潤成了尷尬的“裸泳者”。
2002年至2011年的“黃金十年”,是煤炭行業的一場盛宴。在宏觀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環境下,煤炭需求大幅增長,帶來產量、價格、利潤的飛速增長。在這期間,一些主業非煤的中央企業紛紛涉足煤炭業務。到2015年底,包括華潤集團在內共有22家中央企業有煤炭業務及資產,產能達到12.8億噸/年,資產總額超過1萬億元。
從2012年開始,中國煤炭行業逐漸步入“鐵銹時代”,涉煤央企面臨產能嚴重過剩,虧損面和虧損額不斷擴大,嚴重拖累到其自身主業健康發展。
基于此,國資委提出穩步推動央企集團層面兼并重組,其他涉煤中央企業原則上退出煤炭行業。在此之前,同為國企的保利集團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就分別將各自的煤炭資產無償劃撥給了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國資委下半年還將大力化解過剩產能,成立中央企業煤炭資源優化整合專項基金,探索市場化、專業化重組整合模式,穩步有序推進煤炭資源整合,確保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65萬噸、整合煤炭產能8000萬噸年度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華潤電力剝離煤炭產業,也算是一次成功的“甩包袱”。
轉戰新能源就會迎來詩和遠方?
煤炭的“黃金十年”一去不再復返,加之新能源等產業的興起,更是增添了傳統能源行業的不安情緒。無數傳統能源企業在思考,企業的未來在何方,我們到底該做些什么才能順應時代、不被歷史洪流所淹沒?
查閱相關資料可發現,2017年,煤炭巨頭神華集團開始了布局新能源,其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在渝落戶;2018年,大唐集團在原有“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基礎上,建成了同一投資控制與運營主體、同一區域世界最大風電場。
由此可見,向新能源轉型、投入新能源懷抱似乎是能源大央企目前都在進行的大趨勢。而此次,華潤電力在出售煤炭業務子公司之后,也開始了向新能源轉型的道路。
華潤電力表示,公司戰略方向是成為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綜合能源公司。轉讓煤炭資產,將有利于優化公司業務結構,推進公司戰略轉型,主營業務更加清晰,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公司將資金、管理、技術、資源更有效地集中至公司主營業務,并有助于優化公司資本結構。
不過想要轉型真的這么容易嗎?“瘦身計劃”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減輕了煤炭虧損負擔,但華潤電力將“廉價”的華潤煤業放下之后,真的會迎來詩和遠方?恐怕并不容易。
全球能源產業,無論從國際大環境還是國內利好政策方面,都一邊倒地向新能源傾斜。新能源市場,美好的藍圖就像傳說中的阿里巴巴藏寶庫,只等門外進洞之人念一聲“芝麻開門”。
但當今的市場,早已不是當初的市場,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我國新能源呈現出一片百家爭鳴的態勢。中國的眾多新能源企業,無論是光伏還是風電,均已位居世界前列。
相比于這些早已在新能源領域摸爬滾打數載的民營企業來說,曾經的傳統能源大鱷想在此時進軍新能源產業分得一杯羹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光有資金優勢和體量優勢,并不一定就能輕輕松松攻城拔寨。
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民營光伏、風電企業已經經過了好兩輪生死存亡的淘汰賽,活下來的這些,不論是從技術科研、效率、市場運營還是人力資源、企業文化方面來講,都經受住了市場考驗。央企要想在這個時候贏了名企來打開新能源市場的大門,面臨的挑戰和難度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