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在線 | 0評論 | 3497查看 | 2017-09-07 15:02:00
日前,中國科學家在西部青海省的共和盆地獲取了一種新興的地熱資源——干熱巖體,實現了中國在該領域的重大突破。這一新能源具有挖掘潛力大、污染小等優勢。
干熱巖埋藏于地下3到10千米處,溫度在150以上,廣泛應用于發電、供暖、強化石油開采等領域。干熱巖還是一種新興地熱能源,發電技術不受季節、氣候制約,且發電成本僅為風力發電的一半、太陽能發電的十分之一。
科研人員在青海共和盆地先后攻克了地質選址、高溫鉆井、深孔高溫高壓測溫等關鍵技術,在施工的五眼干熱巖勘探孔中,均成功鉆獲干熱巖體。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嚴維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此次勘探成果來之不易:“這五口井在打到2000米左右的時候,都接觸到了干熱巖,而且在3705米的時候,我們打到了236度的干熱巖。我們不僅取得了我國干熱巖勘查的突破,而且按照國際品質,我們找到了高品質的干熱巖。”
同時,科研人員還采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放射性調查等綜合技術手段圈定干熱巖有利勘探區18處,面積達到3000多平方千米。據初步估算,中國陸域干熱巖資源量為856萬億噸標準煤,根據國際標準,以其2%作為可采資源,全國陸域干熱巖可采資源量高達17萬億噸標準煤。專家表示,東南沿海地區、松遼平原、華北平原和青藏高原地區,或將成為干熱巖勘察開發有潛力的地區,特別是青藏高原南部,干熱巖資源量巨大且溫度最高。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地熱室主任張森奇說,如果過量開采傳統水熱型的地熱資源,會出現水位下降、資源枯竭的情況,而干熱巖資源則來自于地球內部的供熱,因此是無處不在的、極富潛力的資源。張森奇說:“和傳統水熱型的地熱相比,干熱巖是以固體形式存在的。高溫的巖石,溫度更高、能量資源更豐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其他的環境問題,也不會受到過多的環境因素的影響。”
干熱巖能源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高效低碳清潔能源。實際上,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全球多個國家一直在進行著干熱巖的開發利用試驗研究,目前國際上美、英和澳大利亞等國已建立了多處開發利用試驗研究基地。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環境地質部高工張二勇介紹說: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干熱巖的勘查開發。像在美國已經初步在某些地區進行了干熱巖的實驗性發電。總體來看,干熱巖的開發特別是商業開發,目前還處于一種探索的階段。
干熱巖主要通過注入涼水,吸收巖體熱量轉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進行利用,其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幾乎不產生氮硫氧化物等污染物,因此不會引起其他環境問題。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熱資源專家表示,如果規模化地合理開發利用干熱巖,將有效降低溫室效應和酸雨對環境的影響。